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再減11項!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電子煙等相關審批納入清單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4 23:06:05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星    

4月24日,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消息,近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5年版)》【以下簡稱《清單(2025年版)》】。清單事項數量由2022年版的117項縮減至106項,市場準入限制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管理更加優化,市場準入制度建設取得新的重要成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我國于2018年印發首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經過2019、2020、2022、2025年四次修訂,清單內事項數量已由2018年版的151項壓減至目前的106項,壓減比例約30%。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王琛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我國實行非禁即入、負面清單的管理制度,是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舉措。其核心內涵就是只要法律沒有明確禁止的,不在“負面清單”當中的,所有的經營主體都可以平等進入,沒有額外的審批。讓所有市場主體自由、公平競爭,中國經濟才會更有活力。

支撐全國統一大市場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清單(2025年版)》答記者問時表示,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核心要求,首先體現在全國統一,也就是實行市場準入“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全面統一市場準入制度規則。這是支撐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制度安排。

具體來說,我國境內各類依法設定的市場準入管理措施,要全部列入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各類按要求編制的全國層面準入類清單目錄,要全部納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各地區、各部門不得另行制定市場準入性質的負面清單,從而做到“一單盡列、單外無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我國從2018年起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經歷4次修訂,總體上不斷放寬準入門檻,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環節的交易成本。例如養老、醫療、金融等多個領域一批準入限制得到有效放寬,使得經營主體尤其是民營企業有更大空間去“施展拳腳”、追“新”逐“綠”,從而更好服務美好生活。

王琛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全國統一大市場必須做到全國一盤棋,才能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如果各個地方根據市場需求制定規矩,那就談不上統一開放。統一開放達不到,就難以做到競爭有序。“未來,諸如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等其他領域,都會逐步統一到一張清單來管理。”

“我們想要擴大內需,一個最重要的基礎條件是市場的力量要強大。”王琛偉進一步向記者表示,如果市場力量不強大,到處是壁壘,中國強大的國內消費市場也就無從談起。

部分新業態被納入清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清單(2025年版)》與此前的版本相比,首先是準入門檻更低,刪除了8條全國性準入限制。如公章刻制業由許可制改為備案制,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銷售業務改革為基于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檢測認證制度。

其次,準入力度更大,部分放開了8條全國性措施。涉及試辦新型電信業務、電視劇制作單位設立、藥品批發零售企業籌建、藥品和醫療器械互聯網信息服務、林木種子進口等領域。這些相關領域保持了必要的市場準入管理,但準入環節更加精簡。

同時,刪除了17條地方性措施。涉及交通物流、貨運代理、車輛租賃服務等,取消了相應的地方性許可措施,實施全國統一的準入方式,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記者發現,在推進“寬準入”的同時,《清單(2025年版)》堅決守住“管得住”的底線。依據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將“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核發(微型無人駕駛航空器除外)”、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生產、批發、零售業務相關審批納入負面清單,對部分社會民生等領域管理措施進行了完善調整。

王琛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伴隨著我國科技創新的不斷推進,很多新業態、新模式、新領域不斷涌現,但有些領域的監管技術、監管制度沒有跟上。此時,就需要通過負面清單來規范新業態和新領域。

為何在當前經濟背景下出臺《清單(2025年版)》?對此,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文字采訪時認為,經濟轉型需要調整清單,以開放釋放經濟活力;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需要調整清單,以此為契機消除壁壘;國際競爭壓力要求調整清單,以開放應對關稅問題。

“這份清單的亮點,其一是減少地方壁壘;其二是減少負面清單項目,提高了開放度;其三是對新業態增加了規范。”盤和林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4月24日,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消息,近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5年版)》【以下簡稱《清單(2025年版)》】。清單事項數量由2022年版的117項縮減至106項,市場準入限制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管理更加優化,市場準入制度建設取得新的重要成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我國于2018年印發首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經過2019、2020、2022、2025年四次修訂,清單內事項數量已由2018年版的151項壓減至目前的106項,壓減比例約30%。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王琛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我國實行非禁即入、負面清單的管理制度,是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舉措。其核心內涵就是只要法律沒有明確禁止的,不在“負面清單”當中的,所有的經營主體都可以平等進入,沒有額外的審批。讓所有市場主體自由、公平競爭,中國經濟才會更有活力。 支撐全國統一大市場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清單(2025年版)》答記者問時表示,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核心要求,首先體現在全國統一,也就是實行市場準入“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全面統一市場準入制度規則。這是支撐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制度安排。 具體來說,我國境內各類依法設定的市場準入管理措施,要全部列入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各類按要求編制的全國層面準入類清單目錄,要全部納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各地區、各部門不得另行制定市場準入性質的負面清單,從而做到“一單盡列、單外無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我國從2018年起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經歷4次修訂,總體上不斷放寬準入門檻,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環節的交易成本。例如養老、醫療、金融等多個領域一批準入限制得到有效放寬,使得經營主體尤其是民營企業有更大空間去“施展拳腳”、追“新”逐“綠”,從而更好服務美好生活。 王琛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全國統一大市場必須做到全國一盤棋,才能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如果各個地方根據市場需求制定規矩,那就談不上統一開放。統一開放達不到,就難以做到競爭有序。“未來,諸如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等其他領域,都會逐步統一到一張清單來管理。” “我們想要擴大內需,一個最重要的基礎條件是市場的力量要強大。”王琛偉進一步向記者表示,如果市場力量不強大,到處是壁壘,中國強大的國內消費市場也就無從談起。 部分新業態被納入清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清單(2025年版)》與此前的版本相比,首先是準入門檻更低,刪除了8條全國性準入限制。如公章刻制業由許可制改為備案制,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銷售業務改革為基于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檢測認證制度。 其次,準入力度更大,部分放開了8條全國性措施。涉及試辦新型電信業務、電視劇制作單位設立、藥品批發零售企業籌建、藥品和醫療器械互聯網信息服務、林木種子進口等領域。這些相關領域保持了必要的市場準入管理,但準入環節更加精簡。 同時,刪除了17條地方性措施。涉及交通物流、貨運代理、車輛租賃服務等,取消了相應的地方性許可措施,實施全國統一的準入方式,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記者發現,在推進“寬準入”的同時,《清單(2025年版)》堅決守住“管得住”的底線。依據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將“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核發(微型無人駕駛航空器除外)”、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生產、批發、零售業務相關審批納入負面清單,對部分社會民生等領域管理措施進行了完善調整。 王琛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伴隨著我國科技創新的不斷推進,很多新業態、新模式、新領域不斷涌現,但有些領域的監管技術、監管制度沒有跟上。此時,就需要通過負面清單來規范新業態和新領域。 為何在當前經濟背景下出臺《清單(2025年版)》?對此,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文字采訪時認為,經濟轉型需要調整清單,以開放釋放經濟活力;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需要調整清單,以此為契機消除壁壘;國際競爭壓力要求調整清單,以開放應對關稅問題。 “這份清單的亮點,其一是減少地方壁壘;其二是減少負面清單項目,提高了開放度;其三是對新業態增加了規范。”盤和林說。
經濟 管理 無人駕駛 電子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sss无整片在线播放 |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性爱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二区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