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人民幣成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和第三大貿易投資貨幣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3 22:49:42

每經記者 張壽林    每經編輯 張益銘    

4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有關情況。

發布會現場,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陸磊介紹,人民幣的跨境支付、投融資、儲備等國際貨幣功能逐步增強,已成為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和第三大貿易投資貨幣。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國家外匯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陸磊說,《行動方案》有兩個核心要點:一是突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二是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

他介紹,第一,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從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高度,提出的一項重大國家戰略,是我國參與國際金融競爭的核心載體,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當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穩步前進,成效顯著,特別是在跨境金融服務領域先行先試,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上海經驗。

2024年,上海跨境人民幣收付總額達到29.8萬億元,同比增長30%,占全國業務總量47%。這不僅是上海對標國際規則,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的重要體現,更是中國金融體系深度融入全球市場的重要標志。

第二,在當前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企業走出去的需求日益迫切,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分散單一市場風險,推動產業升級,優化全球資源配置;另一方面,以含金量更高的商品、服務與技術,可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實現互利共贏。在此過程中,企業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已經超越單一融資,需要金融機構提供“投融資+風險管理+咨詢”的一體化金融解決方案,針對不同市場和產業特性,量體裁衣。

陸磊指出,以這兩方面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行動方案》著眼于更好發揮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特殊作用,支持各類主體更加安全、便捷、高效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從提高跨境結算效率、優化匯率避險服務、強化融資服務、加強保險保障、完善綜合金融服務等五方面提出18條重點舉措,對上海加快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具有重要意義。

陸磊表示,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相關部門,推動行動方案的各項舉措落地落實,認真做好提升跨境融資便利化工作,切實支持企業走出去,不斷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金融 上海市 貨幣 貿易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免费一区二区 | 香蕉亚洲国产自在自线 | 欧洲国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飘花中文 | 欧美日韩激情一区二区 | 香蕉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