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3 09:15:53
每經AI快訊,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公司拍得的南京資產如何處置,整車市場競爭激烈投資整車似乎不現實,鋰電池連量產都做不到,各種新型電池就已經開始上市如固態電池、鈉電池等,估計公司電池量產即變落后產能,公司管理層是如何考量這幾年的錯誤投資策略的?決策前對投資者是否有責任感?
京威股份(002662.SZ)4月22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對外投資項目相關決策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考量謹慎做出。公司自主研發的電池產品為差異化產品,應用場景廣泛,目前鋰電池產品技術驗證已經完成,未來將是公司新的增長點。
(記者 張明雙)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