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2 14:11:48
近期,港股市場掀起的回購狂潮尤其引人注目。以騰訊控股和阿里巴巴為首的上市公司正以"真金白銀"力挺市場,數據顯示,僅4月7日至4月11日一周內,港股上市公司就實施了127次回購,總金額高達99.06億港元,較前一周激增88.9%。
回顧港股歷史,上市公司"回購潮"往往出現在市場底部區域。2023年港股市場回購規模再創歷史新高,超1200億港元,而自當年5月起,港股回購金額明顯上漲且持續高位運行。騰訊和阿里的股價走勢便是例證,騰訊股價自2021年高位回落,距離高位跌去六成;阿里巴巴股價也從2020年的高位大幅下跌,較高位跌超七成。
2025年,騰訊、阿里等龍頭企業引領的這波回購狂潮既表明龍頭企業對自身發展前景充滿信心,還表明有足夠的現金流和資金實力來進行投資和回報股東。上市公司自身往往比金融機構更了解企業的內在價值,當產業資本大規模入場回購時,通常意味著股價已進入具有吸引力的區間。
恒生互聯網ETF(513330)支持T+0交易,標的指數聚集互聯網平臺經濟,涵蓋了騰訊、阿里、美團、快手、百度、京東等大型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巨頭權重占比高達90%,前五大成分股占比超60%,銳度高,指數AI含量高達97%,DeepSeek含量達86%,是投資者布局AI+互聯網核心資產的好工具。(聯接A類:013171;聯接C類:01317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