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7 08:06:44
當地時間2025年4月16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森宣布就關稅問題起訴特朗普政府,指責其濫用關稅政策“違法”,給美國經濟造成混亂和破壞。加州成為全美首個就此起訴的州,訴訟將請求法院宣布關稅無效。此前,當地時間14日,美國多家小企業也聯合起訴政府,認為其無權全面加征關稅。此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警告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極有可能”刺激通脹上升。經濟學家還下調了美國2025年GDP增速預期,并上調了經濟衰退概率。
每經編輯 畢陸名
據央視新聞17日消息,美國人口和經濟規模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森當地時間16日宣布就關稅問題起訴特朗普政府。他批評特朗普政府濫用關稅政策的行為“違法”,給美國經濟造成嚴重混亂和破壞。加州成為全美第一個就關稅問題起訴特朗普政府的州。
根據加州州長辦公室當天發表的聲明,特朗普無權單方面對墨西哥、中國、加拿大等征收關稅,或對全部或部分商品加征10%的關稅。特朗普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來制定關稅政策是“非法且史無前例的”。
據美國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4日,美國多家小企業聯合在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起訴政府,認為在沒有國會批準的情況下,美國政府無權宣布全面加征關稅的措施。
另據CCTV國際時訊報道,特朗普政府的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導致很多依賴中國制造的美國中小企業陷入絕境。美國嬰幼兒產品企業主貝瑟·貝耐克稱,她的產品從中國進口,但由于新關稅政策導致稅費飆升,她的企業不久將出現斷貨危機。貝耐克表示,對許多本土小企業來說,加征關稅的政策帶來的“不是陣痛,而是猝死”。
據央視新聞17日消息,美國人口和經濟規模第一大州加利福尼亞州州長紐森當地時間16日宣布就關稅問題起訴特朗普政府。他批評特朗普政府濫用關稅政策的行為“違法”,給美國經濟造成嚴重混亂和破壞。加州成為全美第一個就關稅問題起訴特朗普政府的州。
紐森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說,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非法關稅”正在給加州的家庭、企業和經濟帶來混亂,推高了物價,威脅到就業。這些關稅擾亂了供應鏈,增加了加州和加州居民的成本,并給加州經濟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紐森當天還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特朗普無權征收這些具有破壞性和混亂性的關稅,美國因這些關稅政策損失慘重。他說,加州是美國制造業最大的州,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是“美國現代史上最大規模的增稅”,“沒有哪個州會比加州受到的影響更大”。
根據加州州長辦公室當天發表的聲明,在加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提起的這項訴訟將請求法院宣布特朗普政府征收的關稅無效并禁止其實施。聲明強調,特朗普無權單方面對墨西哥、中國、加拿大等征收關稅,或對全部或部分商品加征10%的關稅。特朗普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來制定關稅政策是“非法且史無前例的”。
根據加州州長辦公室發布的數據,加州是全美經濟最強州,2023年該州國內生產總值為3.9萬億美元,2024年進出口貿易總額接近6750億美元。加州是美國各州中最大的進口州,出口方面墨西哥、加拿大和中國則是加州三大出口目的地,占2024年該州1830億美元出口商品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
據央視新聞17日報道,據美國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4日,美國多家小企業聯合在美國國際貿易法院起訴政府,認為在沒有國會批準的情況下,美國政府無權宣布全面加征關稅的措施。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該訴訟由美國非營利、無黨派訴訟機構自由正義中心代表美國五家小企業發起,他們要求阻止政府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實施關稅措施。該中心表示,美國商品貿易逆差已存在數十年,既不構成緊急事件也不構成異常威脅。而且《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并未授權美國總統實施全面關稅措施,甚至根本沒有授權征收關稅的內容。
發起訴訟的企業表示,他們受到了加征關稅的“嚴重損害”。其中一家企業說,今年他們已經為進口商品多支付了2.5萬美元關稅,2026年企業預計將面臨120萬美元關稅成本,關稅重負讓企業難以生存。
據央視新聞17日報道,當地時間4月16日,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就美總統特朗普貿易政策的通脹效應發出了強烈警告。鮑威爾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極有可能”刺激通脹暫時上升,并警告稱這些影響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
鮑威爾還表示,政府在貿易、移民、財政事務和監管方面的許多政策仍在演變中,但通脹上升和經濟增長放緩可能即將到來。
《華爾街日報》日前對64位經濟學家進行的季度調查顯示,“(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大幅上升,經濟增長前景大幅下滑”。
據了解,經濟學家將美國2025年第四季度GDP增速預期從1月份的2%大幅下調至0.8%。若預測成真,今年將會是自2020年以來,美國經濟表現最差的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受訪經濟學家還將未來一年美國經濟衰退的概率從1月份的22%大幅上調至45%。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主持人:這種悲觀情緒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消費者預期到今年年底通貨膨脹會加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CCTV國際時訊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