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6 22:38:37
每經記者 王 琳 每經編輯 魏官紅
4月14日,2023年已首發過會的創業板IPO(首次公開募股)企業同宇新材料(廣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宇新材)終于提交注冊。
最新的招股書(注冊稿,下同)顯示,同宇新材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扣非凈利潤持續同比下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過去一段時間,不少創業板IPO項目“釘子戶”陸續有了最新動態,而在同宇新材提交注冊之后,創業板仍有4家IPO公司在首發過會后未提交注冊。
扣非凈利潤持續下滑
同宇新材主要從事電子樹脂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應用于覆銅板生產。
招股書顯示,2022~2024年,同宇新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93億元、8.86億元和9.52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86億元、1.60億元和1.40億元。2025年一季度,同宇新材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5.60%,而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1%。對此,同宇新材解釋稱,2023年以來公司經營業績有所下滑,主要系受產能瓶頸制約、產品銷售價格下降、全資子公司江西同宇建設期虧損等因素影響。
2022年至2024年各年度,同宇新材母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00.04%、105.93%和116.37%。不過,同宇新材表示,江西同宇于2024年7月開始投產,處于設備調試、試生產、產能爬坡階段,產能尚未穩定。
實際上,江西同宇的產能釋放情況對同宇新材已產生較大影響。
招股書披露,江西同宇2024年7月開始投產,產能逐步釋放,綜合影響導致同宇新材主要產品銷量同比增長17.20%。同宇新材解釋其在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的原因時也表示,一季度公司產品銷量預計同比增長40.13%,主要系江西同宇產能增加所致。
交易所在此前的審核問詢函中提到,同宇新材于2015年12月設立,于2016年4月正式投產,同年取得建滔集團、南亞新材、汕頭超聲、諾德集團等主要客戶認證,MDI改性環氧樹脂和DOPO改性環氧樹脂開始批量供應。同宇新材與主要客戶南亞新材、建滔集團、生益科技、華正新材和超聲電子均建立了合作。交易所此前詢問同宇新材成立時間較短即集中與多家國內外知名廠商客戶合作的合理性。
同宇新材在回復中提到,公司核心團隊成員曾先后在亨斯邁、南亞新材、聯茂電子等全球知名化工企業或知名覆銅板生產廠商從事技術研發和管理工作。
“釘子戶”有新動態
記者注意到,除了同宇新材實控人蘇世國等人曾在公司重要客戶處任職外,同宇新材曾經的創始人團隊成員席奎東與南亞新材關系匪淺。
招股書顯示,席奎東的配偶曾玉通過四會市乾潤泰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乾潤泰)間接獲得同宇有限(同宇新材前身)股份。但是,曾玉后續在2017年退出了乾潤泰股東行列。
根據南亞新材的披露,席奎東曾在2009年8月至2015年4月任南亞有限(南亞新材前身)副總經理,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任同宇有限副總經理,2017年2月之后又一直在南亞新材任職,現任南亞新材副總經理。
回顧同宇新材的IPO之路,其在2022年6月獲得創業板IPO受理,隨后在2023年4月首發過會。同宇新材的IPO進程此后遲遲未有實質進展,直到此次提交注冊。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利潤下滑本身并不是阻礙企業IPO的條件,還是要看公司的成長性。
同宇新材此次提交注冊的一個背景是,不少創業板IPO項目“釘子戶”陸續有了最新動態。
此前,創業板IPO公司早已首發過會,時隔許久最終卻終止IPO的情況并不少見。2025年3月,A股市場就有中集天達、耐普股份和金康精工3家已過會企業終止IPO,其中,中集天達、耐普股份均來自創業板,其過會時間同樣均是在2023年。
記者梳理發現,在同宇新材提交注冊之后,目前創業板還有4家已過會IPO公司尚未提交注冊,分別為容匯鋰業、佳源科技、博華科技和廣東建科,其中廣東建科是在2021年獲得IPO受理,其余3家公司均是在2022年獲得IPO受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