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16 13:15:22
企業在“賣出”資產之后能否“買回來”增長,不僅考驗資金使用效率,更檢驗其產業洞察與整合能力。如果缺乏明確的產業邏輯與落地路徑,大筆資金在手反而可能帶來資源浪費,甚至帶來管理風險。因此,對達仁堂而言,賣出天津史克只是起點,如何用好這筆巨款,布局下一輪業績增長曲線,才是真正的挑戰所在。
每經評論員 賈運可
4月15日晚,達仁堂(SH600329,前收盤價30.47元,市值234.62億元)公告稱,擬將其所持有的中美天津史克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史克)12%的股權分別轉讓給赫力昂(中國)有限公司和Haleon CH SARL,交易總價達16.23億元。交易完成后,達仁堂將徹底退出天津史克的股東行列。根據公司初步測算,該項交易預計將為交易當期帶來15.4億元的投資收益。
天津史克是最早的中外合資藥企之一,旗下新康泰克、芬必得、百多邦、腸蟲清等OTC藥品在國內市場廣為人知。達仁堂作為天津史克的老股東之一,曾憑借該項投資多年獲益,僅2023年就獲得2.45億元投資收益,占公司當年凈利潤的25%。此次“清倉式”退出,意味著達仁堂短期內將獲得一筆頗具分量的賬面收益。從財務角度來看,這筆交易無疑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然而,套現只是第一步,真正考驗達仁堂的,是這筆資金今后能否被合理、高效地使用,并為公司帶來持續的增長動力。達仁堂解釋稱,交易獲得的資金可用于公司業務擴張,包括但不限于有戰略意義標的并購項目、研發項目、新品開發與市場拓展項目、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等等。
但從達仁堂2024年年報來看,公司主營業務表現低迷,工業板塊收入44.91億元,較上年減少4.37億元,商業板塊收入31.13億元,較上年減少6.49億元。其核心產品如速效救心丸、安宮牛黃丸、通脈養心丸等均銷量下降,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21.62%至7.46億元,顯示主營增長已顯疲態。在這種背景下,徹底剝離天津史克這頭“利潤奶牛”,無異于主動卸下一個穩定收益來源,管理層的戰略執行力和新業務培育能力將面臨更大挑戰。
企業在“賣出”資產之后能否“買回來”增長,不僅考驗資金使用效率,更檢驗其產業洞察與整合能力。如果缺乏明確的產業邏輯與落地路徑,大筆資金在手反而可能帶來資源浪費,甚至帶來管理風險。因此,對達仁堂而言,賣出天津史克只是起點,如何用好這筆巨款,布局下一輪業績增長曲線,才是真正的挑戰所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