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09 13:49:33
一季度,重慶銀行營收35.81億元,同比增5.30%;凈利潤17.07億元,同比增5.43%。截至一季度末,該行資產總額達9316.99億元,較上年末增8.76%;不良貸款率1.21%,較上年末降0.04個百分點。
每經記者 張祎 每經編輯 廖丹
4月8日,重慶銀行(SH601963,股價9.38元,市值325.92億元)發布公告,披露了2025年第一季度經營情況。經初步核算,2025年第一季度,該行實現營業收入35.8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30%;實現凈利潤17.0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43%。
重慶銀行在公告中表示,該行將持續聚焦高質量發展,細化落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重點工作舉措和估值穩定措施。未來,將鼓勵和推動國有股東開展股份增持,號召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該行員工進行自愿增持,積極引入優質股東及長期資本,推動該行證券估值穩健提升。
在同日舉行的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重慶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秀明表示,重慶市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重慶銀行發揮好法人銀行總部優勢以及“一市三省”布局優勢,保持戰略定力,推動功能再整合、效能再釋放,有效承接重大戰略的落實落地。
重慶銀行在公告中表示,該行自3月5日發布《2025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以來,積極踐行落實相關工作舉措,推動2025年第一季度主要業績指標進一步突破提升,實現了規模、效益、結構、質量協同發展,為實現全年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經初步核算,2025年第一季度,重慶銀行實現營業收入35.8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30%;實現凈利潤17.0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43%。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重慶銀行資產總額達到9316.9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8.76%;貸款總額4735.89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48%;存款總額5238.2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48%;不良貸款率1.21%,較上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
重慶銀行表示,為進一步積極推進公司估值回升,提高投資人投資信心與回報水平,該行將持續聚焦高質量發展,細化落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重點工作舉措和估值穩定措施。
重慶銀行稱,該行堅持持續穩定分紅策略,自2013年H股上市以來,已連續12年保持較高現金分紅水平,2021年A股上市至今連續5年保持30%以上的高分紅比例,上市以來累計分紅金額超100億元。
此外,重慶銀行披露,自A股上市以來,該行已實施4次穩定股價增持措施,其第一大股東重慶渝富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其他主要股東、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累計增持該行A股1408萬股,累計增持金額近1.12億元。
重慶銀行表示,未來,該行將鼓勵和推動國有股東開展股份增持,號召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該行員工進行自愿增持,積極引入優質股東及長期資本,推動該行證券估值穩健提升。
就在4月8日當天,重慶銀行召開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詳細介紹了2024年度經營指標以及業務條線發展情況,并就證券分析師及投資者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與交流。
財報顯示,2024年,重慶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36.79億元,同比增長3.54%;實現凈利潤55.21億元,同比增長5.59%;實現歸屬于該行股東的凈利潤51.17億元,同比增長3.80%。
楊秀明在業績說明會上介紹,2024年,重慶銀行資產總額站穩8500億元臺階,達到8566億元,增長12.7%;存款總額4741億元,增長14.3%,增量創歷史新高;貸款總額4406億元,增長12.1%;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長116%,在營收中的占比提高3.4個百分點;人均、網均利潤和成本收入比等多項指標保持全國上市城農商行較好水平。
“重慶市是中西部地區唯一直轄市,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在此交匯疊加,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楊秀明介紹,2024年,重慶銀行全年向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區域提供的信貸支持超過了1500億元,增速達到30%,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業務量達到570億元,增速60%,推動資產規模邁上8500億元大關,實現營收、凈利潤同比正增長,綜合實力爭先晉位。
在戰略布局方面,他表示,重慶銀行發揮法人銀行總部優勢以及“一市三省”布局優勢,通過強化戰略引領、增強聯動協同、實施數字化轉型等,抓住戰略機遇,推動功能再整合、效能再釋放。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該行將干字當頭、改革創新,以金融之力助力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用更好的發展業績回報投資者。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利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