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每經熱評︱信息披露應避免模板化 增強針對性和有效性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30 20:11:37

信息披露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修訂《辦法》只是第一步。要讓《辦法》真正發揮實效,還需在披露標準、行業適配、監管執行等方面持續優化,避免信息披露淪為“模板填空”。

每經特約評論員 熊錦秋

近日,證監會修訂并發布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其中一個重要修訂目標是增強信息披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這一舉措切中了當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關鍵癥結。

目前,交易所在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中,針對不同行業有具體的信息披露要求。然而,此前部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流于形式,存在嚴重的行業模板化傾向。例如,有的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披露市場競爭風險時,僅空泛地指出行業存在短期產能過剩、市場過度競爭等情況,這類風險信息缺乏對自身市場競爭力的深入剖析,同樣適用于同行業其他企業。

此前,有關各方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較為關注,但實際上,信息披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樣重要。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的信息披露,即便真實、準確,也可能對投資者意義不大。

《辦法》屬于原則性規定,要切實落實其要求,交易所在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等規則中,應進一步細化信息披露相關要求。為提升信息披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筆者建議,可從以下方面強化要求與約束:

其一,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在風險分析方面,政府政策對不同產能的上市公司影響各異。例如,某些政策對落后產能上市公司可能是風險,對先進產能上市公司則可能是機遇。上市公司若脫離自身實際,空談行業發展形勢和風險,這類信息可能成為冗余或垃圾信息。只有所有信息披露都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剖析對照,而非采用僵化模板,才能讓投資者準確評判公司的真正實力和價值。

其二,信息盡量量化。具體經營數據、預測數據、排名位次等量化信息,遠比空泛的定性描述更具價值。對于未盈利企業,投資者關心其何時能夠盈利,因為在科創板,長期虧損且營業收入較低的企業將面臨強制退市。因此,上市公司披露盈虧平衡點等預測性信息十分必要。此外,未盈利企業還可披露未來12個月的現金流預測、融資計劃及資金缺口等量化信息,為市場提供更具參考價值的內容。

其三,強化信息披露評級約束。在交易所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評價的相關指引中,信息披露有效性評價是重要內容。需重點關注“披露的信息是否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披露的信息是否內容簡明清晰、語言通俗易懂,是否存在篇幅冗長、模板化、寬泛化的情況”等。

其四,加強監管約束。《辦法》第16條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出要求,對于不滿足該要求的上市公司,證券監管部門可對相關主體采取責令改正、監管談話、出具警示函等監管措施。

信息披露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基石,修訂《辦法》只是第一步。要讓《辦法》真正發揮實效,還需在披露標準、行業適配、監管執行等方面持續優化,避免信息披露淪為“模板填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最新亚洲第一AV在线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 一级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