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28 07:05:55
每經編輯 張益銘
| 2025年3月28日 星期五 |
NO.1 央行副行長宣昌能: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擇機降準降息
3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在博鰲亞洲論壇“不穩定世界中尋找貨幣與金融穩定”分論壇上致辭時表示,當前,國內外環境正在進行深刻變化,全球供應鏈不斷受到影響。中國國內經濟結構也在不斷調整。在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中國明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央行連續多次降準降息,通過貨幣政策調整來支持經濟發展。政策的立場是明確的,中國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擇機降準降息。
點評: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宣昌能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明確“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基調,釋放擇機降準降息信號。有望降低實體融資成本,提振市場流動性預期。
NO.2 國家外匯局副局長李斌:高度關注利用虛擬貨幣進行違規跨境資金轉移的情況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斌在博鰲亞洲論壇“不穩定世界中尋找貨幣與金融穩定”分論壇上表示,國家外匯局高度關注數字人民幣對貨幣政策傳導和資本流動的影響,也高度關注利用虛擬貨幣進行違規跨境資金轉移的情況,并且正在提高這方面的識別和監測的能力。
點評: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斌在博鰲論壇強調對數字人民幣及虛擬貨幣跨境資金流動的監管升級,釋放了多重政策信號。一方面,數字人民幣研發進程加速將重塑支付清算體系,跨境貿易、供應鏈金融等領域有望受益于交易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利好銀行科技子公司、跨境支付平臺及數字貨幣技術供應商;另一方面,針對虛擬貨幣違規轉移資金的監測強化,可能進一步壓縮灰色資金通道,長期有利于引導資金回流正規金融體系。
NO.3 招商、中行之后,光大銀行也對消費貸提額
從光大銀行官方獲悉,該行已響應監管要求提高個人消費貸款額度,滿足信用良好客戶的大額消費需求,目前個人消費貸款自主支付的金額上限從30萬元調整至50萬元;個人互聯網消費貸款金額上限從20萬元提升至30萬元。此外,針對有長期消費需求的客戶,用于個人消費的貸款期限由不超過5年延長至不超過7年。據了解,目前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全國性商業銀行已率先“提額”。不過,目前多家城商行表示,“后臺程序仍在調整中”,暫未對消費貸“提額”。
點評:此舉釋放消費金融政策寬松信號,短期可激活大額消費需求(如裝修、家電、教育等場景),利好消費電子、家居及文旅板塊;頭部銀行機構憑借客群質量、科技賦能及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有望提升中間收入占比。
NO.4 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增至33只
中國理財網發布第七批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名單,本次農銀理財新增2只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貝萊德建信理財新增1只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總只數達到33只。據悉,自2023年2月首批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推出以來,理財登記中心已支持包含工銀理財在內的6家理財公司成功發行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目前市場上共有19家商業銀行代銷30只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投資者累計購買金額超129.91億元。
點評:第七批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名單的發布,標志著銀發經濟政策落地再提速。從市場格局看,農銀理財與貝萊德建信理財的產品擴容,既體現國有大行在養老賽道的先發優勢,也凸顯外資機構借道合資理財公司切入中國養老金融市場的戰略意圖。
NO.5 美國會預算辦公室:聯邦政府最早將在8月無力支付賬單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3月26日,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警告,如果國會無法及時提高債務上限或暫停債務上限生效,美國聯邦政府最早將在8月面臨沒有足夠資金按時支付所有賬單的情況,可能發生債務違約。
點評: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關于債務違約的警告,再次暴露美債"堰塞湖"的脆弱性。若8月前兩黨博弈未果,短期美債收益率可能重演2011年歷史性跳漲。當前外國政府持債比例已降至24%的歷史低位,主權資本的持續撤離可能加速美債流動性危機,倒逼全球資本重新配置中資美元債與港股高息藍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