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7 15:26:27
2024年,比亞迪在全球范圍內展現了強大的市場競爭力與技術創新能力。憑借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先地位,比亞迪實現營收7771.02億元,凈利潤達402.54億元,全球銷量突破427.21萬輛,同比增長41.26%,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2024年,比亞迪交出了一份史上最強財報,各項核心經營指標均創歷史新高。實現營業收入約7771.02億元,首次突破7000億元大關。這一營收規模已遠超特斯拉2024全年營收的976.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094.64億元)。不僅如此,比亞迪在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高達402.54億元,盈利能力持續優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業績高增長的同時,比亞迪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2024年國內納稅總額高達510億元,比同期凈利潤高出了一百多億元。
汽車業務表現強勁
財報顯示,2024年,汽車業務實現營收約6173.82億元,占集團總收入的比例高達79.45%。在外界看來,比亞迪汽車業務的穩健增長主要得益于其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領先地位。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比亞迪汽車全球銷量累計約427.21萬輛,同比增長41.26%。這一成績使比亞迪蟬聯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冠軍和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進入2025年后,比亞迪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1~2月,比亞迪以62.3萬輛的累計銷量繼續居行業榜首。
“技術魚池”形成技術斷層式領先
細看比亞迪財報可以發現,支撐這份亮眼成績的背后,是比亞迪長期持續高研發投入,而非“躺贏”。2024年,比亞迪研發投入達542億元,遠超同期凈利潤。這一規模,不僅在國內車企中遙遙領先,甚至超過了許多國際汽車巨頭。比亞迪通過構建技術護城河來換取長期市占率提升,符合高成長科技企業的價值邏輯。
事實上,對于“研發之王”的比亞迪而言,研發投入高于凈利潤已是常態,比亞迪在14年中有13年的研發投入超過當年凈利潤。截至2024年年底,比亞迪累計研發投入已超1800億元,顯示出其在技術創新上的堅定投入和長期戰略眼光。
憑借強大的研發實力,比亞迪從去年開始,陸續推出了第五代DM、易三方、“天神之眼”高階智駕、靈鳶智能車載無人機系統、超級e平臺等一系列顛覆性技術,讓“技術魚池”理論具象化。這種以研發強度換產業話語權的打法,正在將汽車業從資本密集型改造為技術密集型競爭。
“屯糧”充足負債行業最低
如果說,巨額研發是實現技術領先的關鍵,那么充盈的現金儲備就是比亞迪每一次業務高速發展的有力支撐。截至2024年末,比亞迪現金儲備高達1549.37億元,創歷史紀錄,充足的現金儲備使其既能把握技術并購機遇,又能從容應對市場波動。
而有息負債從365.5億元下降至285.8億元,在總負債的占比僅為4.9%,處于行業最低水平。這一策略既規避了利率波動對利潤的侵蝕,更在行業下行周期中保留了戰略主動權——充足的現金儲備使其既能把握技術并購機遇,又能從容應對市場波動。
這種“厚積薄發”的財務風格,恰是其“技術魚池”戰略得以持續投入的關鍵保障,為行業提供了高質量發展范本。
今年3月初,比亞迪還完成了一項規模達435億港元的“閃電配售”,成為過去十年全球汽車行業規模最大的股權再融資項目。多家券商表示,此次融資將顯著增強比亞迪的資本實力,預計公司負債率將在今年進一步下降,財務健康度持續改善。
在自身高速發展的同時,比亞迪還大幅縮短了向上游供應商付款速度。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比亞迪的應付賬款周轉天數為127天。盡管大多數國內主流車企尚未公布年報,但若以2024年半年報為參考,32家A+H股上市車企的供應商賬期平均值為184天。相比之下,比亞迪賬期要短近兩個月時間。
今年以來,比亞迪在電動化與智能化領域不斷放出大招,牢牢掌控住新一輪汽車產業變革的主動權,為業績的長期增長打開廣闊空間。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