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22 11:39:57
每經記者 孔澤思 每經編輯 文多
3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深圳海關方面了解到,今年前2個月,深圳市貨物貿易進出口6037億元,同比下降10.4%;其中,出口3673.3億元,同比下降16.6%,規模繼續位居內地外貿城市首位;進口2363.7億元,同比增長1.1%,增速好于全國平均水平。
從數據看,面對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等因素影響,前2個月深圳進出口、出口、進口規模均處于歷史同期第二高位。
據深圳海關介紹,今年前2個月,深圳民營企業有進出口實績企業數量超2.9萬家,同比增加5.2%,合計進出口4092.7億元,同比下降15.1%,占同期深圳進出口總值的67.8%。其中,高技術產品進出口額占比提升至25.9%。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646.9億元,同比增長3.5%。
受益于終端應用市場需求增強,電腦零部件、集成電路分別出口310億元、281.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1.4%、8.7%;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新三樣”產品出口147.4億元,同比增長47.9%。此外,新興產業相關商品出口大幅增長,數字照相機、醫療器械出口分別同比增長46.1%、8.3%,占全國同類產品出口的60.4%、21.8%,規模均列內地外貿城市首位。
深圳海關表示,技術升級帶動了部分電子中間品進口需求增強。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廣泛應用,核心部件進口快速增長。今年前2個月,深圳機電產品進口1903.9億元,同比增長11.6%,占同期深圳進口總值的80.5%。其中,集成電路進口1046億元,同比增長7.4%;電腦零部件進口399.4億元,同比增長106.2%。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