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21 17:48:21
2024年,港股上市的歸創通橋實現了首次年度盈利。據公司發布的業績報告,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7.8億元,同比增長48.3%;凈利潤突破1億元。在3月21日上午進行的業績說明會上,歸創通橋管理層表示,公司多款產品得益于在多輪集采中中標,提升了市場滲透率,集采中標帶來的換量效果明顯。
每經記者 陳星 每經編輯 董興生
港股上市的歸創通橋(02190.HK)自2012年成立以來實現了首次年度盈利。據公司3月20日發布的業績報告,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7.8億元,同比增長48.3%;凈利潤突破1億元。
歸創通橋主營外周血管介入和神經血管介入業務。2024年,公司介入產品收入的67.7%來自神經血管介入產品業務,32.3%來自外周血管介入產品業務。公司收入增長,也主要源于這兩塊業務銷售額增加。
在3月21日上午進行的業績說明會上,歸創通橋管理層表示,公司多款產品得益于在多輪集采中中標,提升了市場滲透率,集采中標帶來的換量效果明顯。歸創通橋業績報告顯示,在京津冀“3+N”聯盟集采結果執行后,銀蛇顱內支持導管在大多數省份的植入量平均增長大約2.5倍。
創立于2012年的歸創通橋是一家專注于外周和神經血管介入、植入領域醫療器械創新研發、生產制造及銷售服務的企業。目前,公司旗下擁有“歸創醫療”和“通橋醫療”兩個品牌,分別專注于外周血管介入和神經血管介入業務。
在業績說明會上,歸創通橋方面表示,2024年的業績增長,一方面源于產品的快速上市,另一方面從絕對值來看,較早上市的幾款產品通過獲得較好的市場份額而做出了較大貢獻。
而較早上市產品的市場份額提升,主要得益于在多輪集采中成功中標,進而提升了市場滲透率。歸創通橋方面表示:“2024年,公司大概經歷了十項比較大的集采,結合更早前進入集采的產品,(集采)基本已經覆蓋了公司的全產品線。目前來看,集采已經成為一個常態,對公司的影響基本已經進入‘尾聲’。”
公開信息顯示,在京津冀“3+N”聯盟集采中,通橋銀蛇顱內支持導管憑借較高的市場份額,以A組最高排名中標。在第五批高值耗材國家集采中,ZYLOX Penguin靜至髂靜脈支架成為髂總靜脈部位適應證的唯一全國首輪中標者。在河北省牽頭的血管介入耗材集采中,通橋麒麟血流導向密網支架、通橋白駒顱內PTA球囊擴張導管及三款外周球囊均中選且獲得待分配量的二次勾選資格。
集采中標帶來的換量效果明顯。歸創通橋業績報告顯示,在京津冀“3+N”聯盟集采結果執行后,銀蛇顱內支持導管在大多數省份的植入量平均增長大約2.5倍。伴隨集采政策的深入,公司的分銷網絡已覆蓋超過3000家醫院。
在業績說明會上,歸創通橋方面表示,目前看來,集采已經趨于溫和。一方面,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集采的硬淘汰現象較少出現,(企業)基本可以進行補選。另一方面,歸創通橋在集采中一般以規則一或規則二中選,進而很大程度保有了原市場份額,同時還讓公司獲得待分配量的二次勾選資格。“這就是為什么要力保通過規則一或規則二中標。”另外,續采關系到原有份額能否保全。“因此一定要在各個集采第一次招標時中標,還要以好的排名中標。總的來說,集采不是簡單的‘以價換量’。”公司方面表示。
在總結集采中選關鍵時,歸創通橋方面表示,原有市場份額、需求量的勾選、價格、成本優勢都非常重要。另外,集采也加快了行業出清的速度,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從利潤水平來看,歸創通橋表現較為穩定,公司2024年的毛利率為71.6%,較2023年下降1.3個百分點。
對此,歸創通橋管理層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主要從運營管理和優化供應鏈的角度優化了單位成本,因此將毛利率仍然保持在70%以上。其中,銷售和分銷開支從2021年開始持續下降,2024年的銷售費用率為22%,較2023年下降了9個百分點。
隨著更多產品在2025年上市以及集采的推進,歸創通橋將加大在海外市場的投入力度。從研發投入來看,公司認為,多款產品已經在過去幾年內獲批,未來的研發投入將更集中在更創新的產品上,研發費用將更加可控。
公司認為,未來集采、國際化和創新是行業的三個重要關鍵詞。而集采對行業的重大影響預計在未來2—3年內結束,國際化和創新是考驗行業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
具體到歸創通橋的國際化策略,2024年,公司國際業務實現收入2258萬元,同比增長58.2%,主要來自歐洲和亞洲地區。目前,公司已有20款產品在24個國家及地區實現商業化,覆蓋德國、意大利、阿根廷、巴西、阿聯酋等歐洲、南美及中東國家及地區。公司表示,國際市場是公司下一步重點發力的板塊。據公司介紹,計劃2025年在十余個國家和地區新增準入,涉及14個產品。
此外,公司方面還提到,從行業全面集采的趨勢來看,全產品布局的平臺化公司會有更多優勢。未來公司會在內生研發和外延并購兩方面發力,繼續做好產品管線的迭代和創新工作。公司方面強調,雖然2024年是首次實現年度盈利,但從利潤表現來看,未來幾年有望呈現上漲趨勢。
封面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