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南山智尚戰略牽手武大、手智創新 首獲訂單正式切入人形機器人產業鏈

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20 08:37:21

3月19日晚間,南山智尚公告稱,公司與武漢大學工業科學研究院、武漢手智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簽訂關于人形機器人領域聯合研發與生產化合作的三方《戰略合作協議》,確定在產學研等方面建立互相支持、互相依托、共同發展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三方還明確了合作的具體方向。

每經記者 彭斐    每經編輯 文多    

進入2025年以來,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已有越來越多的玩家切入賽道,行業正呈現“百家爭鳴”的高景氣周期。

3月19日晚間,南山智尚(SZ300918,股價22.10元,市值94.49億元)公告披露,公司與武漢大學工業科學研究院、武漢手智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手智創新”)簽訂關于人形機器人領域聯合研發與生產化合作的三方《戰略合作協議》,確定在產學研等方面建立互相支持、互相依托、共同發展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南山智尚提到公司相關產品當前訂單規模較小,并提示了具體合作事項及實施進展存在不確定性、市場環境變化等風險。

聯姻武大開拓人形機器人賽道

作為產學研合作的主體之一,武漢大學工業科學研究院來頭不容小覷。

該研究院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勝擔任執行副院長。而《湖北日報》的信息顯示,今年亮相湖北“新春第一會”的“天問”1號人形機器人,由劉勝院士團隊研發。

在各方責任與分工上,武漢大學工業科學研究院負責基礎理論研究、核心算法開發、人形機器人設計及高端人才培養,依托于工業科學研究院、微電子學院等科研團隊,提供人形機器人運動控制、智能傳感、材料優化等領域的技術支持。

南山智尚則主導機器人領域核心材料的生產制造,運用公司新材料產品,為人形機器人解決關鍵傳動材料、機器人皮膚材料、機器人骨架材料、機器人外衣等部位的生產制造。 聯合手智創新開發性價比高,富有創新性的機器人關鍵材料。

三方也明確了合作的具體方向。

公告顯示,南山智尚還與手智創新簽訂《專利合作協議》進行專利合作,旨在促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促進行業技術進步,共同合作研發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相關專利,雙方為共同申請人,“該發明專利尚需獲得國家知識產權主管部門授權”。

在技術研發的合作方式上,各方將聯合開發基于多模態傳感(視覺、力覺、觸覺)的智能人形機器人平臺,整合武漢大學工業科學研究院的控制算法及設計方案、南山智尚的新材料及生產能力、手智創新的靈巧手(指人形機器人的部件)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在3月19日晚間公告中,南山智尚還提到,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腱繩(腱繩材料可應用于靈巧手系統)產品實現銷售訂單,但含稅金額僅4萬元,占公司2024年全年營業收入的 0.002%,占比非常小,對公司業績不會形成影響。

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一位接近南山智尚的人士表示,雖然目前公司腱繩產品訂單規模還較小,但已實現從0到1的突破,這也說明南山智尚已正式切入機器人產業鏈。

在2024年財報中,南山智尚提到,隨著產業技術水平的持續提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寬,日益增加的軍品、民品應用將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帶來龐大的市場需求。

人形機器人熱度不斷提升

在3月13日發布的2024年財報中,南山智尚特意提到在機器人新興賽道的布局。

在財報中,南山智尚表示,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憑借高強度、耐磨損特性能夠滿足機器人傳動系統要求,公司目前正積極開拓機器人相關應用領域。但當前,公司暫未形成相關訂單,且下游市場需求存在諸多的不確定因素。

從市場空間看,人形機器人有望成為千億美元級別的藍海市場。據高工產業研究院預測,2030年時,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突破200億美元,中國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0億美元左右。高盛甚至預測, 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40億美元。

對于本次合作,南山智尚雖然認為“對公司當期業績不構成影響”,但公司同時也表示:公司將借助武漢大學研究院、手智創新的科研實力和平臺優勢,進一步儲備更多產品和技術,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對公司未來業務發展、技術水平提升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中信建投認為,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已有越來越多的玩家切入賽道,不斷推出機器人新品,探索人形機器人在不同場景的應用可能,行業正處于“百家爭鳴”的高景氣周期。

從投融資情況看,人形機器人行業的投融資動作頻頻,呈現出積極活躍的態勢。國際人形機器人巨頭量產之日漸近,國內重量級玩家不斷增多,群雄逐鹿之勢已現。

在2023年、2024年,大模型的突破性進展為人形機器人的發展提供了關鍵支撐,國內外科技龍頭企業紛紛入局,在人形機器人賽道上加大投入力度。人形機器人量產并實現大規模應用迎來曙光,商業化落地可期。

3月19日,中信建投研報稱,人形機器人本體廠商積極發布產品更新,靈巧手發展值得關注。2025年作為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需求將呈倍數級增長,是驅動板塊表現的底層支撐。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機器人 新型工業化 南山智尚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在线a免费线上看 | 亚洲区欧美区偷拍区中文字幕 | 日本一点不卡高清 | 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