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18 09:55:30
消息面上,AI賦能創新藥研發已成為全球生物醫藥行業的重要趨勢,尤其在mRNA疫苗領域,AI更是成為提升研發效率與精準度的核心驅動力。港股創新藥企云頂新耀憑借多項專有技術率先實現從“18A創新藥”公司到具備專有技術的“AI科技+創新制藥”公司的跨越。近日,云頂新耀宣布自主研發的新型mRNA個性化腫瘤治療性疫苗EVM16完成首例患者給藥,成功進入臨床階段,并向外界展示了其在“AI+mRNA”技術創新、腫瘤治療性疫苗等mRNA腫瘤治療性產品等研發等維度的規劃和進展,引起資本市場的關注。
3月18日,港股市場高開高走,港股創新藥領漲科技板塊。港股創新藥指數成份股中,藥明康德漲超13%,藥明合聯、藥明生物漲超7%,康龍化成、凱萊英、樂普生物-B、泰格醫藥漲超6%。港股創新藥ETF(159567)過去20個交易日獲得超6000萬元資金凈流入。
港股創新藥ETF(159567)跟蹤國證港股通創新藥指數,創新藥企業權重84%為全市場醫藥主題類指數中最高,有望把握AI賦能創新藥研發、國產創新藥出海、商業健康保險逐步完善的創新藥利好浪潮。
信達證券表示,創新藥板塊的投資價值在于其持續的技術革新能力和市場潛力。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不斷進步,AI在藥物研發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不僅能夠模擬藥物分子與靶點之間的相互作用,預測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還能大幅縮短新藥的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例如,晶泰控股、維亞生物、鴻博醫藥、成都先導等企業在AI賦能制藥研發方面表現突出,它們利用先進的計算模型加速新藥的發現過程,從而提高了新藥上市的速度。
相關產品:港股創新藥ETF(15956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