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12 19:27:59
每經記者 閆峰峰 每經編輯 吳永久
近日,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在研究當前A股增持情況時發現,保齡寶的股東深圳松徑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松徑投資”)正在實施大額增持計劃,增持比例為總股本的5%-10%股份。而10%的增持上限比例,也是當前A股正在被控股股東或實控人增持的個股中最高的。
然而松徑投資的此次增持計劃距結束已不足1個月,但是保齡寶最新公布的增持進度公告顯示松徑投資僅增持了總股本0.325%的股份,不到增持計劃下限的7%。那么,松徑投資的大額增持計劃進度為何如此緩慢?其背后有何原因?對此,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展開了調查。
保齡寶曾在2024年10月8日發布公告稱,其實際控制人戴斯聰先生控制的企業松徑投資計劃于2024年10月8日起6個月內,擬增持股份數不低于18,488,369股(公司總股本的5%),不超過36,976,738股(公司總股本的10%)。
而據松徑投資的增持計劃公告,松徑投資本次增持不設置固定價格、價格區間,其將根據公司股票價格波動情況及資本市場整體趨勢,擇機實施增持計劃。
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發現,松徑投資在公告中承諾了,將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增持期間以及增持計劃完成后6個月內不減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并在增持實施期限內完成增持計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松徑投資的增持計劃開始后,保齡寶僅在今年的1月8日發布過《關于實際控制人控制的企業增持公司股票計劃時間過半的進展公告》,而無其他增持進展公告。
根據保齡寶1月8日發布的增持進展公告,截至1月8日,松徑投資本次增持計劃實施期限已過半,松徑投資累計增持公司股票1,201,60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3250%,本次增持計劃尚未實施完畢。
松徑投資的增持時間已過半,但其僅增持了0.325%的股份,僅為增持計劃下限的6.5%,為增持計劃上限的3.3%。
根據相關規定,控股股東或其一致行動人每增持1%要進行公告,但自1月8日之后,保齡寶尚未發布過松徑投資的增持進展。而這意味著,當前松徑投資增持保齡寶的比例仍未達到1%,而當前距其增持計劃結束日期(2025年4月7日)已不足1個月。
如果按照松徑投資的原增持計劃,那么意味著其將在4月7日之前,也就是接下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將最多增持保齡寶9%的股份。
而對于松徑投資的增持計劃,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了保齡寶,其相關人士肯定了記者的上述推測,并表示“如果正常完成承諾增持情況的話是這樣的,但他如果融不到資金或者是有其他的原因完不成的話,也有完不成(增持)的可能和風險。”
當記者詢問如果松徑投資這次沒有完成增持的話,此后還會不會繼續按照此前公布的比例增持,該人士表示,“這次增持完不成的話,后續看股東的計劃了,他如果完不成增持的話,其實屬于違反了承諾事項,是違規的。(如果要繼續增持),需要另外一個增持計劃,或者是上市公司股東大會授權他可以進行延期,這樣是正常的操作。如果他到期完不成,則屬于違反承諾,是一個違規事項。除非是上市公司股東大會豁免他,給他延長增持期限,就可以進行延長”。
該人士進一步補充道,“他(松徑投資)現在在融資,還在找資金,據我們了解的情況,在積極尋求融資增持”。
而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也發現,保齡寶在松徑投資的增持計劃公告里,不僅披露了松徑投資將按期完成增持的承諾,也提示了增持計劃實施的不確定性風險。
如果松徑投資能按照計劃完成增持,那么意味著在接下來不到1個月的時間,松徑投資將最少增持總股本4%的股份,也就是說保齡寶也將迎來最少4%的買盤資金,而同花順數據顯示保齡寶近20個交易日的平均換手率為1.44%,總股本4%的增持幅度無疑是相對較大的,對短期股價影響不小。
但是如果松徑投資不能按計劃完成增持,會有何后果呢?
根據《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4號——上市公司及其相關方承諾》第十七條,承諾人違反承諾的,由中國證監會采取責令改正、監管談話、出具警示函、責令公開說明等監管措施,將相關情況記入誠信檔案。
而近期也有上市公司股東因未完成增持計劃而被交易所譴責的案例,如3月3日晚間,深圳證券交易所下發關于對上海頂航慧恒企業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頂航慧恒”)給予公開譴責處分的決定。因上海頂航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海倫哲股份130.29萬股,未能達到原定增持計劃的股份數量下限,增持計劃未完成,深交所決定對該公司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
除了松徑投資的大額增持計劃外,保齡寶近一年的另外三例股權變動,也引起了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的注意。
第一例就是,在松徑投資的增持計劃期間,持有保齡寶38,139,244股(占本公司總股本比例10.3144%)的大股東寧波趵樸富通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趵樸富通”)計劃在2024年11月22日至2025年2月21日,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本公司股份不超過11,093,020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不過,保齡寶在2月22日發布公告,趵樸富通在本次減持計劃期間內未減持公司股份。
第二例就是,在2024年2月至2024年8月期間,其管理層頻繁增持公司股份。據保齡寶8月8日公告,其董事、總經理王強增持公司10.74萬股,增持金額56.82萬元;其獨立董事 (時任) 黃永強增持公司1萬股,增持金額5.8萬元;其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張國剛增持公司19.78萬股,增持金額44.50萬元。三人合計增持19.7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0.0535%,合計增持金額107.12萬元。
第三例則是,保齡寶的股東人數近一年有較大幅度減少。據同花順數據,保齡寶最新(2025年2月28日)的股東戶數是30935戶,這一數量在過去一年里處于相對低位。其在一年前(2024年2月29日)的股東戶數為36361戶,其股東戶數一度增長至2024年5月10日的高點38748戶,而這一股東戶數也是近一年里保齡寶股東戶數的高點。
保齡寶最新的股東戶數,較一年前(2024年2月29日)減少近15%,較近一年的高點(2024年5月10日)減少幅度近20%。而減少較多的股東戶數,也意味著保齡寶的股權更加集中了。
近一年來,保齡寶在股權方面,給投資者展現的是這樣一幅景象:實控人的一致行動人大比例增持計劃但增持進度緩慢、持股5%以上的股東計劃減持卻未實際減持、高管增持、股權進一步集中。那么,保齡寶究竟是做什么的?
公開資料顯示,保齡寶成立于1997年,目前是國內功能糖行業的領軍企業,公司產品主要包括功能糖和淀粉糖。功能糖是具有低熱量、能提供營養、促進和改善人體生理機能的糖(醇)類產品的統稱,包括:功能性低聚糖、功能性糖醇和功能性膳食纖維。保齡寶所屬行業為農副產品加工業。
在今年的1月16日,保齡寶發布了2024年業績預告,其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793.80萬元–12,412.8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0%–130%;預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12,293.80萬元–13,912.87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1.82%–298.16%。同花順數據顯示,保齡寶3月12日的動態市盈率(PE-TTM)為25.33倍,而當前行業內上市公司市盈率中值為38.89倍;保齡寶市凈率為1.36倍,而當前行業內上市公司市凈率中值為2.05倍。
而對于未來業績情況,保齡寶在深交所互動易回復投資者時,并不避諱看好之辭。其回復投資者稱“隨著公司加大海外市場大客戶開發和聚焦資源重點發展差異化、小批量、高毛利產品等業務,公司未來收入增長和利潤率改善空間較大”。
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注意到,保齡寶的產品赤蘚糖醇曾涉及歐盟委員會公的反傾銷調查。2023年11月21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赤蘚糖醇產品(Erythritol)發起反傾銷調查。
在今年的1月20日,保齡寶公布了歐盟的反傾銷調查結果。據此公告,保齡寶涉案產品被征收34.4%的反傾銷稅,中國其他相關企業被征收78.4%~233.3%不等的反傾銷稅。
而對于上述結果,保齡寶在公告中稱,此次歐盟對國內不同的生產企業施以不同的反傾銷關稅稅率,保齡寶為本次反傾銷加征稅率最低的企業,公司產品將擁有更大的市場競爭力,有利于公司在歐盟地區的業務拓展。
讓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疑惑的是,為何保齡寶能在眾多企業中取得最低的反傾銷稅,對此,保齡寶相關人士表示,“應該是當時我們的在歐盟地區的售價高,所以我們的反傾銷稅率就低一些”。
而關于保齡寶在歐盟的市場份額,該人士表示,“市場份額的話,基本上保齡寶要占非常大的比例了,可能在歐盟地區我們的市場份額要大規模擴大了。基本上國內(其他)企業在歐盟的份額可能就讓渡到保齡寶了,因為他們的(反傾銷)稅率太高了,競爭優勢基本上蕩然無存了,而大家成本都差不多,保齡寶在未來5年內已經形成了明顯的優勢了”。
而歐盟的反傾銷調查,也讓保齡寶在歐盟的市場有了明顯的擴大,該人士表示“反傾銷調查之前的話(市場份額)還是比較低的。我們在國內的話,應該是第三名吧,比例的話也不是特別高,10%以內,反傾銷調查以后的話,差不多達到百分之四五十了,基本上半壁江山了。”
而每經資本眼專欄記者也注意到,保齡寶當前也正面臨美國的反傾銷調查,對此,該人士表示,“現在的話是在應訴階段,國內企業還是在組織應訴,我們也是組織成立了一個應訴小組,也是在重點關注這個事情,積極地進行應訴”。
保齡寶2024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在國外的營業收入占比為26%,在國外的利潤比例為33.14%。而當記者詢問未來幾年保齡寶的出口比例會不會上升時,保齡寶該人士表示,“公司未來發展是想把國際業務這塊占的比例或者是業務做得大一些,因為我們國際業務的話,可能銷售價格高一些,毛利率高一些,凈利率水平高一些。所以我們公司也是一直想把這塊做得好一些,公司也是在積極地拓展這一塊,包括在歐盟和美國建立營銷中心,包括參加在美國和歐洲地區的國際性的展會,還有其他的一些銷售手段。這是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戰略方向”。
免責聲明:本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