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19 23:52:35
2月18日下午,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主持召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座談會,就進一步推動廣東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聽取相關行業領域科學家、企業家的意見建議。此前,省長王偉中密集在廣州、深圳兩地進行專題調研,內容正是培育壯大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
每經記者 楊歡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7760967
據南方+消息,2月18日下午,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主持召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座談會,就進一步推動廣東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聽取相關行業領域科學家、企業家的意見建議。
此前,省長王偉中密集在廣州、深圳兩地進行專題調研,內容正是培育壯大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再往前,今年2月5日,廣東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明確聚焦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兩大領域下大決心、集中發力,著力構筑高技術、高成長、大體量的產業新支柱。
解讀:按照工信部發布的“時間表”,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批量生產;到2027年,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區域產業格局正在逐漸成型。摩根士丹利發布的《人形機器人100:繪制人形機器人價值鏈圖譜》,梳理了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上的百強上市公司,中國企業占了36家。這其中,來自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的企業分別為11家、14家和3家,合計占了全部中國公司的將近八成。
圖片來源:《人形機器人100:繪制人形機器人價值鏈圖譜》
這一圖譜將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分為三大核心環節:大腦、身體和集成商。廣東的優勢集中在后兩個環節,上榜企業包括汽車領域的比亞迪、廣汽集團、小鵬汽車,互聯網領域的騰訊,關鍵組件的兆威機電、匯川技術,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等。
而關鍵零部件研發不足、AI算法融合應用尚未成熟等問題,則構成廣東的“缺鏈”環節。不久前,《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5年行動計劃》印發,明確提出廣東將圍繞人形機器人等前沿領域,構建“全過程創新鏈”,推動核心技術突破與成果轉化。
匯聚最優資源,集聚最大力量,打造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高地,廣東將出臺一系列政策,將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作為重點納入“十五五”規劃編制,完善工作措施,確保政策快速有效出臺,讓企業和科研人員切實受益。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據當地媒體報道,此次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發展座談會,參與的不止有粵企,還有來自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行業“頭部玩家”,比如之江實驗室、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等科研機構,Kimi研發企業月之暗面等科技企業。
座談會上,廣東向廣大科學家、企業家發出邀請,希望他們深度參與進來,當好黨委政府的“智囊團”,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有力支持;爭當產業發展的“領頭雁”,推動構建完善的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體系。
北京首批土儲專項債發行規模超100億元
2月18日,北京發行了一批地方政府債券,包括101億元一般債券和462.9億元專項債券,均為新增債券。其中,462.9億元新增專項債券,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改造、土地儲備、園區基礎設施、環境整治、新型基礎設施等領域。這意味著,2月18日,北京打響重啟土儲專項債發行的第一槍。
杭州規劃建設浙江美食博物館
據澎湃新聞消息,位于杭州的浙江食品市場將升級為“大市集”,預計今年下半年第一期改造后試營業,其中一個主題功能區是“浙江美食博物館”。據介紹,浙江美食博物館將展示浙江各地的飲食文化,集美食文化展示、傳承教育、體驗互動、學術研究等多功能于一體,“打破外界對杭州‘美食荒漠’的誤解,成為市民、游客了解浙江美食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平臺”。
武漢端出“人工智能10條”
2月18日,武漢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武漢市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錨定“打造國內一流的人工智能創新集聚區和產業高地”,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推動大模型、智能體、人形機器人等前沿技術及產品的研發和應用推廣,分別從支持關鍵技術突破、強化普惠算力供給、增強模型創新能力、支持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10個方面給予支持。
湖北加快建設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2月19日,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忠林主持召開省委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全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王忠林強調,要加強規劃引領,以國際化視野、全球化眼光,高點定位,圍繞建設一流文旅品牌、提供一流文旅產品、策劃一流文旅創意、發展一流文旅業態、打造一流文旅服務,高質量編制全省文旅產業發展規劃,指導推動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設。
江西、甘肅公布2024年主要人口數據,人口出生率正增長
江西省統計局2月1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502.01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3萬人。全年出生人口30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65‰;死亡人口32.60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2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58‰。從城鄉構成看,2024年末全省城鎮常住人口2870.9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0.60萬人;鄉村常住人口1631.08萬人,減少33.60萬人;城鎮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城鎮化率)為63.77%,比上年末提高0.64個百分點。
2月18日甘肅省統計局官網發布《關于2024年全省主要人口數據的通報》:202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為2458.34萬人,比上年末減少7.14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9.69萬人,人口出生率為8.00‰;死亡人口21.92萬人,人口死亡率為8.9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90‰。從城鄉構成看,2024年末城鎮常住人口為1397.0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8.98萬人;鄉村常住人口為1061.31萬人,減少36.12萬人;城鎮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6.83%,比上年末提高1.34個百分點。
一月新房環比上漲城市24個,南京、成都領漲
2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5年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繼續上漲,二三線城市環比總體略降;一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幅均持續收窄。
去年12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2%。今年1月,一線城市維持環比漲勢,但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為0.1%。其中,北京下降0.4%,廣州持平,上海和深圳分別上漲0.6%和0.2%。
當月,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1%,這是自2023年6月以來首次上漲。當月新房價格上漲達到0.5%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寧波、無錫、武漢、成都6城,以長三角城市為主。當月,南京、成都兩地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7%,并列70城漲幅之首。
1月,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環比下降0.2%,降幅均與上月相同。此外,在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有24個,比上月增加1個。但仍有六成城市(42個)新房價格環比下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