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05 20:33:03
截至2月5日9時,春節檔電影票房達95.10億元,觀影人次1.87億次,均刷新紀錄。上海重回春節檔城市票房“領頭羊”位置,北京、成都分列第2、第3名。《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破54億,其成功離不開成都的優良創作土壤與市場環境。此外,成都以強勁表現躍升春節檔第三大票倉,這得益于優秀電影的帶動、深厚的電影產業軟硬件基礎及政策支撐。
每經記者 謝陶 每經編輯 唐元
今年的春節檔,來得比以往更猛烈些。
截至2月5日9時,2025年春節檔(1月28日—2月4日)電影票房95.10億元,大幅刷新中國影史春節檔最高票房紀錄;觀影人次1.87億次,同樣也刷新了中國影史春節檔最高人次紀錄。
其中,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截至2月5日18時59分,影片《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突破54億,占據了國內春節電影票房的“半壁江山”。
而從城市維度看,上海以3.23億元的不俗成績,重回春節檔城市票房“領頭羊”的位置,北京、成都則分列城市票房第2、第3名。
“春節檔火熱給電影市場注入了強心劑,也給電影人帶來信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新媒體委員會秘書長胡建禮說,期待今年電影市場能繼續加大供給、提高質量,不斷豐富其他熱門檔期和周末檔期排片。
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國內電影市場爆了。縱觀今年春節檔,六部新片齊聚蛇年新春,在預售階段就接連打破了多項預售紀錄。
多部電影上映后票房勢頭強勁,大年初一單日票房達18.08億,觀影總人次達3522萬,雙雙打破中國影史單日票房紀錄和單日人次紀錄。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大盤票房連續7天突破12億元。
與往年以喜劇和動畫為主的電影供給不同,今年春節檔影片涵蓋了喜劇、懸疑、動畫、戰爭、武俠、神話等多種類型。
觀眾直呼,“看不過來!”在《哪吒之魔童鬧海》的持續領跑下,《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熊出沒·重啟未來》《蛟龍行動》等不同類型電影取得了較為出色的“戰績”。
在北京,初一至初四,首都電影院共接待觀眾近13萬人次,票房較去年同期增長30%以上,上座率創歷史新高;上海大年初一以超6000萬元的票房成績拿下當日全國城市票房冠軍。
記者了解到,整個春節檔,上海總出票量近500萬,相較國內一線城市實現了“斷層領先”。而這樣的觀影人數帶來的則是上海春節檔總票房的領先地位,約等于廣州和深圳兩座城市的票房總和,再次超越了去年春節檔2.6億的紀錄。
春節檔作為中國電影市場最重要的檔期之一,其競爭趨勢對未來的內容制作必然會產生深遠影響。
談及這種影響,上影股份總經理助理張淑娜認為可能通過三大維度在2025年甚至更長期的電影市場中體現。“第一,類型化與商業化的進一步集中,使得頭部效應強化;第二,內容質量與工業化標準的提升,帶來技術工業化和口碑驅動票房的長尾效應;第三,分眾市場的探索與流媒體聯動,帶來IP衍生和垂直領域的機會。”
今年春節檔,大場面、大制作、強視聽成為了新片的共同特色。
例如,《哪吒之魔童鬧海》角色數量是第一部的3倍;《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后期制作團隊有2900多人,比第一部翻了將近一番;《蛟龍行動》全片采用IMAX特制拍攝……
“五年磨一劍”的《哪吒之魔童鬧海》無疑是其中的最大贏家。據燈塔專業版數據,截至2月5日0時,魔童哪吒主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鬧海》總票房超100億,成為影史首位3歲百億影人。
據燈塔專業版實時數據,截至2月5日18時59分,影片《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突破54億,占據國內春節電影票房的“半壁江山”。
而這部創下中國影史春節檔最高票房紀錄的作品的背后——是一個成都“原生”動畫制作產業鏈。
從導演“餃子”所在的該片第一出品方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可可豆動畫”),到電影中的特效、配音等多個環節,都有以墨境天合成都數字圖像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千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本土制作公司參與。
公開數據顯示,該電影主要出品方為成都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線傳媒”)、北京彩條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彩條屋”)等。資料顯示,可可豆動畫公司由彩條屋持股30%,而彩條屋由光線傳媒100%控股。
《哪吒之魔童鬧海》的成功離不開一個優良的創作土壤與市場環境。正如《哪吒之魔童鬧海》技術開發總監黃功所言:“《哪吒2》項目就像一個奧運村,吸引了國內最優秀的動畫人才們。《哪吒2》奮斗在這里,所以也集結了全國很多人到成都。”
在參與《哪吒之魔童鬧海》制作的成都畫心科技有限公司美術制作人王敏敏看來,從誕生到現在,《哪吒2》帶上了一張重要標簽——它是成都的,它也讓成都有了國際性動畫電影的代表作。
“哪吒這個IP,已是全球化的文化符號。過去,成都在文化產業領域雖有一定基礎,但缺乏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代表作。如今,《哪吒1》《哪吒2》讓世界看到了成都的實力。它吸引著全球的目光,讓更多人關注到成都這座城市在文化創作方面的能力。”
事實上,在《哪吒》這樣的大熱IP之外,各類“成都造”的影片紛紛嶄露頭角。這個春節檔,除了《哪吒2》,另一部同樣備受關注的影片是由成都影視城入駐企業壹同制作(成都)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唐探1900》。
目前,成都的影視相關公司總營業收入已達到533.31億元,行業從業人數超過10萬人,在校的影視專業學生更達22萬人,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引導下,影視產業發展動力強勁。
火爆的春節檔,成都以其強勁的表現,躍升為全國第三大票倉,僅次于上海和北京。這不僅折射出成都強勁的影視產業發展動能,更集中凸顯了這座邁向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蓬勃的消費潛力。
“今年春節檔的火爆程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影城的觀影人數激增。這幾天我們平均每天接待觀眾超5000人次,最多的一天達到了6000多人次。”成都中影紫荊國際影城4K激光IMAX(環球中心旗艦店)經理表示。
據悉,為了應對春節檔的觀影熱潮,該影城不僅增加人手,重新規劃班次,為觀眾提供更好的服務,還聯動商場打造了“2025環球賀歲中國奇幻電影節”,在商場和影城各處設置了電影海報、立牌、宣傳大屏等,吸引了大量游客拍照打卡。
事實上,除了出色的電影劇情與特效,吸引觀眾走進各大影院的還有各種豐富多彩的配套活動及優惠政策。有網友形容成都的電影消費市場,“不僅電影好看,活動應接不暇,價格也很‘美麗’。”
像是博納國際影城成都大悅城店,觀眾參加活動并滿足條件后,僅需35元即可購買普通廳《蛟龍行動》電影票一張;峨影1958影城舉辦了多場電影首映活動和路演,吸引了大量影迷前來打卡;成都太平洋影城(王府井店)則舉辦了電影《火鍋藝術家》和《封神第二部》的映后見面會,并在春節期間推出了“光影奇遇記”兒童友好博愛電影季活動。
成都成功躍居全國第三大票倉,離不開《哪吒之魔童鬧海》等優秀電影的強勢帶動,但從長遠發展來看,還離不開成都深厚的電影產業軟硬件基礎及政策支撐。
記者了解到,目前成都擁有近300家先進的影院,為觀眾提供了極致的觀影體驗。與此同時,成都還推出了豐富的影視惠民政策,包括補貼、優惠和公益電影等,極大地降低了觀眾的觀影成本,增強了市民的觀影熱情。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