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新聞 2025-01-27 06:35:05
臨近春節,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區的成都國際鐵路港一派繁忙——全國各地的貨車在智能卡口進進出出,海關監管區的貨物堆場內集裝箱堆積如山,在出口貨物查驗區,海關工作人員正忙著對這些貨物進行查驗。完成通關查驗后,這些貨物將搭乘成都中歐班列“出海”。
“自2024年12月23日在出口方面全面實行‘鐵路快通’模式以來,截至目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已經有200個集裝箱享受到了這項業務帶來的便利。”成都尤特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熠告訴記者,除了鐵路樞紐的通道運輸“快”,進出口貨物也在鐵路口岸享受了“VIP待遇”,這是因為青白江海關應用“鐵路快速通關”模式,進一步提升進出口貨物通關效率。
在傳統物流模式下,貨物進出口往往需要經歷繁瑣的通關手續,耗時較長。在“鐵路快通”模式下,海關通過對鐵路艙單電子數據進行審核、放行、核銷,實現對鐵路列車所載進出口貨物運輸監管,無需運營企業另行申報并辦理轉關、核銷等手續,貨物整體通關時間平均壓縮約24小時,在有效降低企業成本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整體通關效率。
“貨物通關時間進一步壓縮,單個集裝箱可以為企業節省成本約200元。”陳熠表示。
目前,“鐵路快通”模式已實現進出口常態化應用,在“進口冷鏈+鐵路快通”“進口整車+鐵路快通”等多業務場景應用,有效提升口岸通關監管效能。2024年,成都海關所屬青白江海關共指導企業開展鐵路快通業務1.6萬票,為企業節約成本超200萬元,切實為企業降本增效。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