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17 14:04:03
1月14日,由思盟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發起、商道咨詢和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主辦的“2025 CSO全球可持續發展論壇”在深圳舉辦。論壇主題為“可持續,驅動未來商業——中國ESG新元年”,商道咨詢管理合伙人劉濤以《ESG新元年的標準體系》為主題發表演講。
每經記者 黃宗彥 每經編輯 楊夏
1月14日,由思盟企業社會責任促進中心發起、商道咨詢和每日經濟新聞聯合主辦的“2025 CSO全球可持續發展論壇”在深圳舉辦。論壇主題為“可持續,驅動未來商業——中國ESG新元年”,商道咨詢管理合伙人劉濤以《ESG新元年的標準體系》為主題發表演講。
2024年以來,在中國證監會統一部署下,滬深北三大交易所及中上協相繼發布《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引(指引)》《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工作指南》《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ESG)報告編制指南》。商道咨詢作為主要技術支持方深度參與《工作指南》全書編寫。劉濤指出,2025年是ESG的實施年,這一年相關的ESG標準體系將全面落地。他強調,ISSB(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和GRI(全球報告倡議組織)的標準基本構成了全球ESG標準體系的框架,這些標準之間相互關聯,旨在通過綜合性的行動實現多重效果,而非孤立地處理各項事務。這種整合性的方法對于企業而言至關重要,因為它能夠提高效率并減少資源浪費。
對于不同類型的企業,劉濤提出了針對性的ESG實踐建議。大型企業尤其是那些對社會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企業,如金融和醫藥行業,應當從財務重要性和影響重要性的量化分析入手,制定全面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或ESG報告。這些報告不僅面向投資者和社會,也用于企業內部管理。大型企業需要考慮的方面更為廣泛,包括供應鏈ESG管理、社會責任履行等多個維度。
中型企業則應聚焦于四要素,即按照治理、戰略、管理和目標結構化的方式進行披露。這些企業需要做好定量分析,向客戶和投資者展示其ESG實踐的成果。
小型企業雖然不需要像大型企業那樣全面地實施ESG報告,但也不能忽視ESG的重要性。劉濤認為,小型企業應專注于披露關鍵的ESG議題,如能耗、員工權益等。歐盟的《中小企業ESG報告標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強調了小型企業在供應鏈中的責任。
劉濤進一步指出,中國企業在ESG實踐中的常見路徑是從信息披露開始,但許多企業在完成信息披露后,便紛紛表態要成為“三好學生”。企業普遍認識到需要關注碳排放和氣候變化問題,不僅局限于范圍一和范圍二,還應擴展到范圍三。然而,劉濤強調,如果ESG實踐不能與企業的業務和產品相結合,那么這些努力最終只會是投入而無回報,無法形成閉環。由此,他認為,企業應該開發新概念的產品,而不是對現有產品進行“擠牙膏式”的更新。
他以新能源行業為例,強調新能源企業應積極推廣ESG理念,因為新能源行業的發展主要受益于社會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同樣,醫藥公司也不能單純以盈利為目標,而應將社會責任融入到企業運營中。ESG實踐應當成為企業創新的驅動力,通過ESG理念的創新產品來解決環境問題,用財務的角度看問題,要有治理,也要有數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