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19 17:55:11
12月19日午后,多只納指ETF以及標普50ETF發布溢價風險提示。例如納指ETF富國,截至11:30,其午間收盤價為1.501元,相對于基金份額參考凈值溢價幅度達3.38%。有業內人士稱,二級市場投資者持續買入、QDII和外匯額度限制等多重因素導致產品溢價。高溢價通常表明產品受追捧,但也透露出市場交易過熱信號,投資者需冷靜對待。
每經記者|李蕾 每經編輯|肖芮冬
《每日經濟新聞》獲悉,今日午后,多只納指ETF以及標普50ETF發布溢價風險提示,顯示二級市場交易價格偏離基金份額參考凈值的幅度較大。
以納指ETF富國為例,在提示公告中,富國基金表示,截至12月19日11:30,該基金在二級市場的午間收盤價為1.501元,相對于基金份額參考凈值(IOPV)溢價幅度達到3.38%,投資者如果盲目投資高溢價率的基金份額,可能遭受較大損失。
對此,有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QDII基金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出現溢價是由多重因素引起的。例如,當二級市場投資者持續看好并買入,相關產品就會出現溢價;另外,由于QDII和外匯額度限制、產品規模和流動性的限制以及交易時間的差異等,也會導致產品價格上升。
記者注意到,12月19日午后,多只QDII產品發布了溢價風險提示,其中包括多只納指ETF和標普50ETF基金。
例如,納指ETF富國、博時納指100ETF、華泰柏瑞納斯達克100ETF等都發布了提示公告,表示基金在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出現較大幅度的溢價,交易價格偏離基金份額參考凈值的幅度較大,提示投資者關注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投資者如果盲目投資,可能遭受重大損失。另外,南方標普500ETF基金也發布了類似的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提示公告。
以納指ETF富國為例,據公告,截至今日早上11:30,該基金在二級市場的午間收盤價為1.501元,相對于基金份額參考凈值(IOPV)溢價幅度達到3.38%。富國基金也提醒,投資者如果盲目投資高溢價率的基金份額,可能遭受較大損失。
事實上,近段時間以來發布溢價提示公告的QDII產品并不鮮見。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不包括上面提到的產品,從12月16日以來共有超過20只QDII基金發布了溢價風險提示,還有多只產品因二級市場溢價而臨時停牌。標的涵蓋范圍也十分廣闊,不僅有熱門的納指ETF、標普500ETF、道瓊斯ETF等,也包括標普消費精選、泛東南亞科技ETF等,反映出投資者對這類產品高漲的熱情。
從溢價幅度來看,超過5%的不在少數,甚至有產品單日溢價幅度超過10%,基金公司也因此紛紛緊急發布風險提示公告。
為何近期QDII基金溢價潮頻繁出現?
華泰柏瑞基金指出,ETF溢價在跨境產品中較為常見,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市場的供求關系的不平衡、QDII和外匯額度限制、產品規模和流動性的限制以及交易時間的差異。
以供求關系為例,這類產品出現高溢價的重要原因在于市場對于相關板塊的高關注度,投資者不斷在二級市場大量買入這類產品,使得買入報價遠遠高于一級市場。
除了市場因素外,QDII、外匯限制額度等機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交易的效率,進一步放大了跨境ETF折溢價波動的范圍。
具體而言,首先,基金公司投資于境外市場的資金受QDII額度的限制。來自國家外匯管理局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目前全市場總QDII額度約為1678億美元,再明確分配到各家機構多則50億~60億元,少則只有1億~2億元甚至沒有;其次,基金公司在具體投資時也需要先將人民幣換成外匯,再進行投資,外匯管理局對各家基金公司的換匯同樣是有額度限制的。無論是QDII額度緊張還是外匯額度緊張時,基金公司都可能會采取暫停一級市場的申購或者下調申購額度的方法來應對。
除此之外,部分ETF產品規模不大,流動性也相對不足,當面對突如其來的溢價和規模的快速擴張,資金容易在二級市場形成堆積,一二級市場之間力量的不對等進一步了放大折溢價等。
當然,產品溢價的幅度也是反映市場關注度和交易情緒的一大重要指標,高溢價的出現通常表明該產品受到市場的追捧需求旺盛;另一方面,這往往也透露出市場交易過熱的信號,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在面對高溢價時需要更加冷靜,關注其蘊含的回撤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skd284566sdc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