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26 21:39:17
11月25日,《白夜極光》官方微博宣布,這款由北京永星互動研發、騰訊代理發行的超美學策略連線RPG手游將于2025年1月24日正式終止國服運營。自2021年海外上線以來,《白夜極光》曾登頂多國下載榜榜首,獲Google Play多項大獎,打破了“騰訊不懂二次元”的偏見。
每經記者 李卓 每經實習記者 張梓桐 每經編輯 梁梟
備受玩家喜愛的《白夜極光》國服在運營一年半后(國際服已運營三年)突然宣布即將停運。
11月25日,《白夜極光》官方微博發布公告,游戲將于2025年1月24日正式終止國服運營。這一消息令眾多玩家感到震驚和惋惜,同時也引發了對于游戲行業現狀的反思。
《白夜極光》是一款超美學策略連線RPG(角色扮演游戲)手游,由北京永星互動研發、騰訊代理發行。2021年于海外上線以來,曾登頂多國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下載榜榜首,榮獲過Google Play“最佳游戲”和“最具創新力游戲”兩項大獎。彼時《白夜極光》的成功也打破了外界對“騰訊不懂二次元”的偏見。
圖片來源:《白夜極光》微博
一名接近《白夜極光》項目組的騰訊員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稱,不及預期的流水和收入仍是停運的核心原因。
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行業競爭激烈,包括騰訊在內的大廠仍未停止在二次元品類上的探索,米哈游、疊紙又帶著突破二次元細分領域的決心來勢洶洶。在這場二次元游戲“生死戰”中,行業選手們如何創作出更新穎的玩法、更“卷”的美術設計走得更遠,仍然值得市場期待。
2023年6月13日,二次元游戲《白夜極光》國服正式上線,正值二次元游戲市場競爭最為激烈的時期,與《崩壞:星穹鐵道》《重返未來:1999》《塵白禁區》等一眾強勢新品正面交鋒。
起初,這款游戲并不被外界看好,甚至一度成為taptap年度評分最低的二次元新游之一。
不難看出,《白夜極光》在上線初期面臨著諸多挑戰。盡管其美術水平被業界譽為“天花板”級別,但在彼時二次元游戲市場2D美術內卷過度的背景下,這一優勢并不足以支撐其脫穎而出。
此外,由于該游戲在海外已經上線兩年,大量內容已被劇透,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內玩家的新鮮感。同時,游戲體驗方面也存在不足,UI設計、空庭玩法以及養成系統等方面均被玩家吐槽。
然而,面對這些挑戰和玩家的吐槽,《白夜極光》團隊并沒有選擇逃避或沉默。他們以超出玩家預期的速度進行了回應和改進。上線不到一周,團隊就提出了關于UI(用戶界面)、立繪等重點問題的解決方案,并給出了明確的解決時間。
圖片來源:《白夜極光》微博
在國服第一個版本更新中,團隊實裝了玩家所期待的“掃蕩功能”,并對“尖塔連續戰斗”“角色快速升級”“快速編隊”等功能進行了諸多優化。
隨著第二個大版本的上線,《白夜極光》團隊更是兌現了之前的承諾。游戲主界面等UI進行了大幅度調整,幾乎等于重做;全部光靈立繪進行了清晰度調整,并增加了站姿、動態CG(計算機圖形)等多種立繪形態。此外,團隊還針對卡頓、發熱等問題進行了性能優化,提升了玩家的游戲體驗。
在商業化方面,《白夜極光》也憑借高性價比禮包“圈”了一波好感。例如,9元周卡和1元禮包等特色商業化內容,讓習慣了高額消費的二次元玩家們直呼“震撼、良心”。《白夜極光》的口碑也隨之逐漸回升。開服不到兩個月,該游戲在taptap上的評分已經回升到8.2分,并逐漸形成了一批認可“藤子”(玩家對騰訊的戲稱)的二游玩家群體。
但如前所述,或受制于產品上線時間較早、玩法存在上限以及二次元賽道競爭激烈等客觀原因,游戲最終宣布停服。因此,上述人士對記者表示,在騰訊內部看來,《白夜極光》選擇停運被視為合理的商業決策。
回顧《白夜極光》的運營歷程,其“良心”之處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降價促銷上。
去年,騰訊接受運營接入的傳統禮包促銷打法以及多平臺的返利體系,直接幫助《白夜極光》實現了口碑和業績的雙重提升。然而,隨著游戲市場的不斷變化和玩家需求的不斷升級,單純的降價促銷已經無法滿足玩家的長期需求。
在二次元游戲市場中,玩家對于內容更迭和玩法深度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白夜極光》在玩法上的局限性導致其無法持續激發玩家的游戲熱情。
盡管游戲在美術風格和輕度玩法上符合當時的市場需求,但隨著競爭的加劇和玩家需求的升級,游戲的玩法新意逐漸減少,內容更新也面臨了巨大的挑戰。
停運的消息不僅讓玩家感到惋惜,也讓業內人士重新思考降價促銷的效果以及“二游”的未來發展方向。
在二次元游戲中,過去抽卡高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帶來的高流水背景下,被定向玩法二次篩選過的用戶能否支撐起長線發展的循環?特別是對于中小團隊而言,特別的玩法、細分的用戶、降價的良心能否滿足長線的多重需求?
近年來,隨著二次元文化的普及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二次元游戲市場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然而,2024年的二次元游戲市場競爭尤為激烈,新老產品紛紛出招,試圖在這個方向不明、整體收縮的市場中謀求生存和突破。
根據點點數據發布的《全球二次元移動游戲市場研究報告》,2024年上半年,中國二次元移動游戲收入規模(僅App Store)達到了81.9億元,環比上升5.44%,但同比下降0.65%。這一數據表明,盡管市場依然保持一定的增長,但增速已經放緩,競爭壓力顯著增大。
在國內市場,騰訊、網易等大型游戲企業依然占據主導地位,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和豐富的運營經驗,不斷推出高質量的二次元手游產品。例如,騰訊推出的《火影忍者:忍者新世代》就以其獨特的策略玩法和火影忍者的經典IP吸引了大量玩家。
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老產品的生命周期逐漸進入尾聲,而新產品的潛力尚未完全釋放。這導致行業銷售規模在2024年上半年同比減少5.39%。不過,暑期檔在女性向游戲的帶動下,行業規模又逐漸上升。例如,《以閃亮之名》和《未定事件簿》等女性向游戲在暑期檔表現不俗,拉動了二次元手游的整體收入。
海外市場方面,二次元游戲市場的競爭同樣激烈。根據上述報告,2024年上半年,海外二次元移動游戲市場收入規模約為211.7億元,環比下降6.46%。其中,日本市場表現強勢,其產業成熟的關鍵在于塑造IP。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二次元游戲公司紛紛尋求創新和突破。一方面,他們不斷推出具有深度劇情、精美畫面和豐富玩法的新作,以滿足玩家對高質量游戲體驗的需求。例如,《新月同行》這款都市超自然題材橫版探索游戲,以其獨特的題材和玩法吸引了大量玩家。此外,《崩壞:星穹鐵道》與《明日方舟》兩款游戲就通過穩定的運營節奏和創新的玩法,保持了較高的玩家活躍度和留存率。
盡管市場競爭激烈,但二次元游戲市場依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或許,《白夜極光》的停運并非個例,而是游戲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面對的挑戰和變革。對于游戲開發者而言,如何在保持良心的同時滿足玩家的長期需求,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