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14 08:07:28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蘭素英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
NO.1 英偉達和軟銀試運行全球首個AI+5G電信網絡
芯片制造商英偉達和軟銀集團的電信部門軟銀公司周三表示,已經試運行了全球首個人工智能和5G電信網絡。雙方稱,該網絡可以同時運行人工智能和5G工作負載,這一過程被稱為人工智能無線接入網絡(AI-RAN)。該網絡的應用包括自動駕駛汽車遠程支持和機器人控制。
點評:英偉達與軟銀的合作標志著AI與5G的深度融合,為自動駕駛和機器人技術提供強大的網絡支持,開啟了智能通信的新紀元。
NO.2 Waymo在洛杉磯全面開放自動駕駛打車服務
Alphabet旗下Waymo周二表示,其自動駕駛打車服務Waymo One現(xiàn)已在洛杉磯向所有人開放,這標志著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普及。上個月,Waymo完成了一輪56億美元的融資。公司表示,今年早些時候在該市開始商業(yè)運營后,已有近30萬人加入了等待名單,這表明需求強勁。
點評:Waymo在洛杉磯全面開放自動駕駛打車服務,標志著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yè)化進程加速,且市場需求強勁。
NO.3 AMD將裁員4%,以在AI芯片領域爭取更強的市場地位
AMD周三表示,將裁減其全球員工總數的4%,以在AI芯片領域爭取更強的市場地位,該領域目前由英偉達主導。目前還不清楚受影響的部門是哪些。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文件,截至去年年底,AMD擁有2.6萬名員工,4%相當于1000人。
點評:AMD的裁員決策反映了其在AI芯片領域追趕競爭對手英偉達的決心,同時也顯示了當前半導體行業(yè)面臨的挑戰(zhàn)和競爭壓力。
NO.4 高速3D生物打印機面世,幾秒鐘內精準構建出細胞結構
墨爾本大學科學家研制出一款新型高速3D打印機。這款先進的生物打印機利用“動態(tài)界面打印”技術,巧妙借助聲波,能在幾秒內快速精準構建并打印出3D細胞結構。相關論文發(fā)表于新一期《自然》雜志。研究人員表示,這項技術為癌癥研究提供了一種精準復制特定人體器官和組織的利器,將極大提升預測和開發(fā)新型藥物療法的潛力。
點評:這一新型生物打印技術為癌癥研究和新藥開發(fā)提供了極具潛力的工具,能大幅提升醫(yī)學研究的精準性和效率。
NO.5 不止OpenAI,谷歌和Anthropic AI模型開發(fā)也遭遇瓶頸
不止是OpenAI備受關注的下一代模型“獵戶座”(Orion),谷歌和OpenAI的勁敵、另一明星AI初創(chuàng)Anthropic也傳出了先進AI模型開發(fā)遭遇瓶頸的消息。彭博社援引其他三名知情人士稱,谷歌即將推出的新版Gemini并未達到內部預期,Anthropic也推遲了被稱為的3.5 Opus的Claude模型計劃發(fā)布時間。
點評:AI模型開發(fā)遭遇瓶頸,凸顯了高質量訓練數據的稀缺性和開發(fā)成本的高昂,這可能預示著AI領域需要新的訓練方法和理論突破。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