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22 20:49:43
行業“風口”下,機器人產業成為各地政府培育、招引的重點對象,并對行業細分龍頭開啟了重點爭奪。
每經記者 張文瑜 西安 每經編輯 賀娟娟
近年來,機器人產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也貫穿了人們的生產活動及日常生活。從工廠里不知疲倦的機械臂、24小時作業的無人巡檢機器人,到家中解放雙手的掃地、炒菜機器人,再到手術室里的精密手術助手,機器人的角色逐漸不可或缺。
更具象一點,目前一些人形機器人已經能夠從容自如地打招呼、握手、打太極,甚至熟練操作洗衣、疊衣、制作漢堡、清潔等生活場景下的任務。
最新統計顯示,近3年,我國新增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服務機器人在家庭服務、醫療康養等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特種機器人在空海探索、應急救援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截至2024年7月,中國持有的機器人相關有效專利超過19萬項,占全球比重約2/3,連續11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行業“風口”下,機器人產業成為各地政府培育、招引的重點對象,并對行業細分龍頭開啟了重點爭奪。
進入10月,各地抓緊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一批重大項目四季度集中開工。
10月中旬,陜西省2024年四季度重點項目西安分會場開工活動在未央區舉行。本次集中開工項目共72個,總投資40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0.7億元。
此次西安參加集中開工的項目數量、總投資、年度計劃投資均列全省第一。總投資達到5億元以上的項目有24個,總投資10億元以上的項目有8個。
其中,知名“獨角獸”西北區域總部及產業基地在未央都市工業園正式啟動,是此次集中開工的一大特色和亮點。
該機器人企業成立于2013年,2021年晉升為“獨角獸”,是清潔機器人領域的龍頭企業。
其參與研發的科學家團隊來自清華、劍橋、新加坡國立大學等諸多名校,創始人兼CEO程昊天是英國劍橋大學電子工程專業碩士。?
針對商用清潔機器人賽道,其推出了7大產品線,集洗地、清掃、塵推、吸塵7大清潔功能于一體,能夠一機解決樓宇全場景的地面清潔難題,應用場景為商場、寫字樓、工業園區、酒店等。
圖片來源:公司官網
據官網介紹,目前該機器人企業已為全球逾60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多個客戶提供超過5億公里的清潔服務,清潔里程相當于繞地球12500個圈。
此外,其也是清潔行業少有的獲全ISO9001國際認證、中國機器人CR認證、美國UL安全認證、歐洲CE安全認證的商業服務機器人公司。
自成立之初,該機器人公司就極受資本青睞。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該公司已經完成11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中信建投、騰訊投資、龍湖資本、美團戰略投資部、藍馳創投、軟銀愿景基金等知名資本,已披露融資額近20億元。
行業頭部,又屬于機器人這一前沿賽道,在西安投資西北總部及產業項目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對于西安來講,頭部機器人企業西北總部的引進,能夠增加人才和人口、提供就業崗位、貢獻稅收等。站在企業角度,西安豐富的寫字樓、商場業態,也將進一步拓展機器人應用場景。
要知道,由于產業起步較晚、缺乏影響力較大的機器人行業龍頭企業,暫未能形成帶動效應,未央區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機器人智造“基地”。
項目的“落地”,意味著未央區真正有了“高端機器人”。
未央區邁出“全面實施機器人產業集群建設”的第一步,也亮出打造“機器人產業”的雄心。
據報道,此次開工的未央都市工業園是西安44個產業片區之一,位于西安主城區西北部,總規劃面積4037.1畝,是“古都核心功能區”唯一可連片開發的稀缺工業土地資源。
圖片來源:西安日報
在園區建設過程中,未央區急用先編,將約3000畝商住用地調整為工業用地,規劃建設主城區最大規模的都市工業園區。
下一步,未央都市工業園將打造以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為主導產業,圍繞整機智造、系統集成、零部件生產等機器人產業鏈核心環節,構建機器人生產智造中心,機器人研發孵化基地、機器人產業創新服務基地、機器人應用示范基地。
對于未來產業發展目標,未央區也提出明確規劃:
持續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形成集研發、制造、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完整機器人產業鏈;
計劃到2027年,建設多個機器人重點實驗室和創新平臺,引進培育企業達100家以上,打造至少20個產值過億元的龍頭企業,機器人鏈上企業營業收入累計突破100億元。
未央區的產業雄心,事實上也是地方大力布局人工智能產業的縮影。
此前發布的《西安市現代產業布局規劃》中就有提到,在機器人產業領域,西安市發展重點為工業機器人、智能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關鍵零部件、控制系統和集成應用。
非常明顯的一點是,西安近年來機器人“隊伍”不斷擴大。
例如西安優艾智合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的機器人產品,在鋰電、3C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既可以在工業物流領域去做場內的物料流通,也能面向能源行業進行巡檢運維。
中航創世機器人(西安)有限公司智慧康復醫療領域,研發出云榻免陪護自理機器人、下肢康復訓練機器人、上肢康復訓練與評估系統、智慧康復管理系統等創新產品及服務。
西安量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危險環境作業特種機器人研發制造,已經研發成功礦山巡檢機器人,管廊巡檢機器人,皮帶廊巡檢機器人,隧道打孔機器人等多款產品,已形成銷售和應用。
截至目前,西安已經形成了機器人上下游完整產業鏈,包含上游減速器、控制系統領域,代表企業有博世力士樂(西安)電子傳動與控制有限公司、西安華中數控有限公司;中游本體技術研發領域,下游則是大量企業客戶和個人消費者組成的機器人應用市場。
圖片來源:VCG41N1341262391
同時,西安交大、西工大、西安理工大等高校分別設立了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等專業研究機構,足以見對機器人相關人才培養、研究的重視程度。
隨著“機器人+”創新場景日益拓展,機器人將挺進新賽道、新場景,在更多領域大展身手。
尤其是人工智能興起,賦予了機器人新的特征和功能。
今年5月底,陜西省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6年)印發,其中提到,到2026年,建成 3 個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打造智能算力、智能機器人、智能無人機、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軟硬件等5個產業集群,人工智能(大數據)產業鏈規模突破千億元。
此外,在制造業全流程智能化條例中,重點提到推動大模型在機器人協助制造、設備故障檢測和故障診斷、基于視覺的表面缺陷檢測、智能分揀、生產管理智能決策、需求預測及供應鏈優化等制造業領域的應用。
這意味著,未來人工智能將與機器人深度融合,賦予機器人更高的智能化、靈活性與效率,牽引機器人加速“進化”,進一步推動機器人產業的升級和拓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