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27 18:55:45
◎在國際航空樞紐城市的建設中,除了搭建起通達全球的國際航線網絡,還應從哪些方面發力呢?“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需要擁有世界一流的營銷能力和水平。”李殿春認為,相較于現有的全球航空樞紐城市,重慶需要發力向全世界推介自身,進而提升重慶在全球的品牌和知名度。
每經記者 王琳 每經編輯 文多
航空樞紐的爭奪戰正加速演進。在9月26日于重慶召開的第六屆“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峰會上,海航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商務委員會主任李殿春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
李殿春表示,除了搭建通達全球的國際航線網絡外,一些城市需要擁有一流的營銷能力和水平,以補上其全球知名度較低的短板。
談及目前國際航空樞紐建設中的痛點問題,李殿春表示,機場的中轉便捷性以及主基地航司的國際中轉能力是關鍵所在。
對話海航航空集團商務委員會主任李殿春(左)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8月下旬,重慶被國家賦予打造區位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的新定位。
如今,重慶已開行國際客貨運航線40條,通達26個國家、36個城市,基本構建起了覆蓋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的國際航線網絡,重慶新機場也正提速建設。今年1月—8月,重慶完成航空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3278萬人次、30萬噸,分別位列全國第7、第9位,兼具國際貨運樞紐和區域客運樞紐功能的區位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正在形成。
那么,在國際航空樞紐城市的建設中,除了搭建起通達全球的國際航線網絡,還應從哪些方面發力呢?
“一個關鍵因素,就是需要擁有世界一流的營銷能力和水平。”李殿春認為,相較于現有的全球航空樞紐城市,重慶的知名度仍較低,因此需要發力向全世界推介自身,進而提升重慶在全球的品牌和知名度。
中轉比例是國際航空樞紐城市重要的衡量指標之一,而這也是我國城市與國際航空樞紐城市之間的差距所在。
在李殿春看來,中轉比例差距背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中轉的便捷性問題。
“以旅客乘坐我們的飛機情況來看,在香港60分鐘可以快速地中轉,那在重慶能不能實現1個小時快速中轉?因為如果超過1個小時的中轉時間,旅客可能就不會把你作為中轉的優先選項。”李殿春解釋道。
而一些在航空樞紐爭奪中具有野心的城市,也制定了關于中轉比例的目標。例如,公開資料顯示,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目標是到2025年,中轉比例達到15%。
此外,李殿春認為,航空公司的國際中轉能力也十分重要,這需要其擁有世界級的合作伙伴。“比如很多客人乘坐我們的航班,從重慶到了馬德里之后,要去倫敦、巴黎,或者其他地方,那你就必須有一家航空公司給你做中轉聯程的運輸,而恰恰這個合作伙伴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李殿春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