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19 15:33:51
每經記者 肖芮冬 每經編輯 趙云
9月19日,市場全天震蕩反彈,深成指領漲。截至收盤,滬指漲0.69%,深成指漲1.19%,創業板指漲0.85%。
板塊方面,白酒、食品加工、有色金屬、國產軟件等板塊漲幅居前,中船系、保險等少數板塊下跌。
總體上個股漲多跌少,全市場近4800只個股上漲。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6270億元,較上個交易日放量1477億元。
雖然收盤時皆大歡喜,但今天早盤前1個小時的行情,還是很考驗心態的。
我們來仔細復盤一下,當時發生了什么——
9:30~9:53,在隔夜美聯儲降息落地、美股劇烈震蕩的背景下,A股三大指數高開但低走,大市值權重股紛紛飄綠;好在個股一直漲多跌少。
想必這時候,不少人以為今天上演的是“利好落地”“不及預期”之類的戲碼。
9:53~10:30,市場突然異動拉升,指數、個股全線飄紅。上漲個股最多時超5000家,為7月31日以來,時隔50天后首次出現。
Wind數據顯示,截至收盤4799家的上漲家數,也是僅次于7月31日的亮眼數據。
這一時段,市場最顯著的變化是“放量”。
以滬指為例,這37分鐘的累計成交額為732.28億元,接近昨日同一時段(401.7億元)的2倍。
截至收盤,全A今日成交額也比昨天放量近1500億元。
而撬動這千億級增量資金的,主要還是護盤資金,也稱“國家隊”。上午收盤時,多只寬基ETF的半日成交額就已超過昨天全天,其中大部分來自上述拉升時段。
結合盤中成交額的預測值曲線也可以看出,增量資金在這一時段入場痕跡明顯。
后續交易時段,寬基ETF不再爆量,但指數未見明顯回落,足以反映日內情緒逆轉。
截至收盤,寬基ETF整體較昨日放量約60億元。
除了資金面,盤中還有兩個指標,也提示市場早間在短暫回落后漸漸走強。
一是,約9:45開始持續走強的人民幣匯率;
二是,從9:48開始突然反轉走強的A50期指。
這里有何邏輯呢?
一方面,有機構認為,目前我國主要指數均處于歷史估值低位,隨著美聯儲進入降息周期,資本有望流向中國市場。這會增加中國股市的流動性,從而提升市場估值水平。
另一方面,據券商中國,在美聯儲降息之后,明天(9月20日),9月LPR報價即將出爐,當前市場的預期是有可能下降20bp左右;另外,存量房貸利率下調的預期也在不斷強化。還有一些關于經濟刺激和消費刺激傳聞傳出。
即,市場繼續圍繞“潛在利好”展開炒作(雖然目前無官方證實)。
甚至有券商分析師認為,若9月國內降息25bp,預計A股將迎來至少1個月反彈“安全期”;若9月國內降息50bp,預計A股將迎來至少1個季度反彈“安全期”,全面切換至“進攻”;若9月不降息或低于25bp,則采取防御策略。
但對股民而言,當下最“實在”的觀測指標,或許還是成交額。只要增量資金能穩定流入幾天,市場并不缺乏向上的沖勁。
海通國際認為,回顧歷史,美聯儲降息落地后,我國央行往往跟隨降息。而這次我國央行先于美聯儲開啟降息。從流動性看,美聯儲降息或在中短期改善A股宏微觀流動性,助力A股上行。從基本面看,降息對于A股基本面的提振仍需觀察。
下面來看看板塊,主要有三大方向表現突出。
(1)房地產
受隔夜美國降息影響,國內降息預期再起,房地產等對利率較為敏感的板塊表現活躍。
今日港股、A股地產板塊雙雙大漲。與房地產緊密相關的家居用品、租購同權、綠色建筑、物業管理等板塊也紛紛走強。
消息面上,早間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宣布,將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5.25%,即時生效。這進一步利好香港樓市和房地產上市企業,由于融資成本降低,有助于提高購房者的購買力,將進一步增加對房產的需求。
華福證券此前研報指出,海外降息預期較強,后續可能打開國內利率下行空間,進一步帶來住房需求釋放。在全球流動性改善、地產政策持續寬松的背景下,建議關注龍頭房地產開發商。
(2)白酒等大消費板塊
連續調整后,今天白酒板塊終于迎來大反彈,皇臺酒業、酒鬼酒、巖石股份、水井坊等個股漲幅居前。
這也帶動消費股集體走強,乳業、啤酒、社區團購等多個分支漲幅居前。
消費股與美聯儲降息,并沒有和地產股一樣直接的邏輯。一定要說的話:本次降息有望開啟全球寬松周期,食品飲料作為北向資金重倉板塊,有望吸引資金回流。
但增量資金入場的效果肉眼可見。截至收盤,白酒板塊成交額達到了昨日的2倍。
華創證券指出,中秋后至國慶前或有小幅回補。本次中秋旺季反饋相對平淡,這種情況在中秋后至國慶前或有一定改善可能。關鍵在于本次中秋國慶兩個旺季間隔兩周相對較長,為返鄉和宴席場景頻次增加提供一定窗口期,終端有望在國慶前有一定補貨,渠道臨近財年底或追加部分回款以保障全年利潤,庫存或有一定消化。
(3)國企改革
板塊內最“耀眼”的個股,莫過于連續兩天“地天板”、12天錄得8個漲停的保變電氣,今天漲停板封得很堅決。
(注:雖然分時圖上不明顯,但兩天盤中確實都曾觸及跌停價)
消息面上,9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促進創業投資發展的有關舉措,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境內外上市,大力發展股權轉讓、并購市場,推廣實物分配股票試點,鼓勵社會資本設立市場化并購母基金或創業投資二級市場基金,促進創投行業良性循環。
有觀點稱,目前該概念仍屬延續性最佳方向,后續仍有望以疊加性題材的模式在短線炒作中持續活躍。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