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融媒體中心 2024-09-12 09:37:03
9月6日,2024CLE中國(成都)戶外露營生活展舉行,達州渠縣組建企業團隊以特展方式在為期3天的展會中以會為“媒”,不斷推介“中國戶外紡織服裝名城”名片,擴“圈”引資尋求新機遇。
近年來,人們參與戶外運動的熱情高漲,更愿意為戶外運動買單。緊盯這片新藍海,渠縣將目光鎖定在“戶外紡織”這一新興朝陽產業,建圈強鏈不斷發力,成功榮獲“中國戶外紡織服裝名城”稱號。
從無到有 用十年實現產業鏈蝶變
據統計,渠縣常年外出務工人員約47萬人,全縣從事服裝行業在外務工人員高達10萬人,渠縣籍在外創業涉及服裝企業有500多家。長期在服裝行業打拼,許多渠縣人成為國內輕紡服飾產業領域的翹楚。
中國戶外紡織服裝名城
“從2014年第一家服裝服飾企業落地,到2020年渠縣正式將輕紡服飾產業確立為主導產業之一,至今已有10年時間。這期間,服裝服飾產業快速發展,自2020以來服裝服飾產值增長170%。”渠縣縣委書記劉偉說。
近年來,渠縣搶抓省委、省政府大力發展輕紡產業等六大萬億產業集群的有利契機,把輕紡服飾產業確定為渠縣的主導產業,把重心聚焦在“戶外”這個賽道,全力打造“中國戶外紡織名城”。在全縣32家規上服裝服飾企業中,戶外服裝服飾規上企業20家、年總產能3600萬件。
阿里巴巴犀牛智造車間
在要素保障和發展平臺上,渠縣先后出臺了服裝服飾產業“發展十條”“用工十條”等政策,創新“服飾貸”“風險基金”等金融工具,成立要素保障專班、營商環境專班等服務機構,完成了“四即”服務、“辦事不出經開區”等改革。中國西部輕紡服飾產業城建成使用,產業工人限價房、職工倒班房、學校、醫院、銀行、公交專線、共享單車相繼投用,實現企業“拎包入住”。
工業園區
渠縣還大力引進行業“單打冠軍”“隱形冠軍”“鏈主型”企業,四川貴康服裝有限公司犀牛智造合作工廠、安踏合作伙伴嘉源體育、興宏泰服飾、銘圳紡織、航彩紡織、鑫富紡織等龍頭企業競相落戶渠縣;堅持“鏈主企業+產業集群”雙輪驅動,著力構建“紡織生產—布品印染—創新設計—服裝加工—品牌運營”全產業鏈體系;注重企業、產品、品牌的“梯度培育”,既讓規模企業“頂天立地”,又使微型企業“鋪天蓋地”,全縣129家輕紡服飾企業中,輕紡服飾類鄉村共富工坊69家,輕紡服飾從業人員近萬人,服裝類規上企業32家,數量全省第一。
“智改數轉” 推動產業“機器換人”“數字換腦”
在銘圳紡織的織布車間,450臺智能高速噴水織布機晝夜不停高速運轉,機器卷入一條條細紗,“吐出”潔白柔軟的布料,整個車間卻只有十幾位工人巡邏觀察織布機的工作狀態。在公司的大數據可視化平臺上,實時顯示當日產量、效率、異常機器、員工績效等數據。
“這個平臺相當于‘大腦’,每臺機器都能通過這塊大屏了解生產情況,有故障可以立即進行排查處理。”四川省銘圳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施少均說,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降低損耗、提高產品合格率。
航彩紡織生產車間
近年來,渠縣大力支持服裝服飾“智改數轉”,全力推動服裝服飾“機器換人”“數字換腦”,數字化智能化生產應用不僅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還提升了生產效率。
“去年開始,公司推進‘智改數轉’數字化平臺建設,效益很明顯,現在我們的效率和產值至少提高了30%。”四川興宏泰制衣有限公司總經理譚吉平說。
渠縣搶抓“兩新”“兩重”政策機遇,出臺《渠縣加快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縣級財政安排了4000萬元支持企業“智改數轉”,設立產業發展風險補償基金5000萬元,建設經開區金融超市,搭建天府信用通平臺“渠縣金融服務專區”。截至目前,渠縣輕紡服飾產業已完成“智改數轉”項目23個,智能化企業占比達60%。
銘圳紡織車間
劉偉表示,渠縣將在發揮好產業鏈集群集聚優勢的基礎上,全力發展向新求質政策優勢,努力探索竹產業向竹纖維織布發展、智能裝備制造與服裝服飾結合發展、將渠縣獨特文化元素融入服裝設計發展三條路徑,不斷擦亮“中國戶外紡織服裝名城”這張渠縣名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