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04 00:07:29
“真正使鮮香味濃的‘辣子雞’走出棗莊、走向全國”
每經記者|劉艷美 每經編輯|楊歡
圖片來源:大眾日報(付瑞華 攝)
棗莊新聞網消息,近日,棗莊市委書記張宏偉調研辣子雞產業發展工作。調研中,張宏偉指出,棗莊辣子雞經多年發展形成了良好聲譽,要堅持品質、品類、品牌一起抓,盡快研究制定“辣子雞”行業標準,對烹制工藝、味型創新、食材配料、質量安全等予以規范,在大力推廣堂食現炒的基礎上積極發展真空速食,用互聯網思維拓展銷售渠道,真正使鮮香味濃的“辣子雞”走出棗莊、走向全國。
張宏偉還強調,在棗莊發展辣子雞產業有傳統、有食材、有技法、有市場,而且可以貫通一二三產并賦能文旅消費,完全可以做成百億級的富民大產業。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堅持養殖、加工、銷售全鏈條發力,積極爭創“棗莊辣子雞”區域公用品牌,加快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標食品IP,進一步擦亮“中國辣子雞之鄉”的城市名片,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解讀:市委書記專門對辣子雞進行調研,這個動作顯然不尋常。在當地媒體看來,此次調研的關注點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保障辣子雞食材和輔料來源的優良性,辣子雞烹制工藝標準化以及產業鏈條化。這背后,無疑顯露出當地打造地域美食爆款,引領區域發展突圍的期待。
作為一道經典名菜,全國不少地方都有辣子雞,而關于這道菜的起源,則眾說紛紜,包括四川、重慶、貴州等地,都榜上有名。不過很多人可能想不到,“中國辣子雞之鄉”不在嗜辣的西南地區,而在山東。
早在2016年,棗莊就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中國辣子雞之鄉”。為打響棗莊辣子雞品牌,棗莊可謂不遺余力,不僅多次舉辦辣子雞文化節,還申報“棗莊辣子雞”地理標志商標、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并出臺《棗莊辣子雞產業發展規劃》、成立棗莊辣子雞產業協會,為產業發展謀劃統籌。
放眼全國,近年來不少地方都在打造特色美食品牌,希望以此帶動產業發展、城市出圈。比如柳州螺螄粉、淄博燒烤都是成功出圈的典型案例,近日蘭州也專門出臺《蘭州牛肉拉面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2024-2026年)行動方案》,石家莊則召開發布會宣布將推廣使用“石家莊牛肉板面”品牌。
作為山東經濟體量最小的城市,棗莊2023年GDP為2156.74億元,在山東16個地市中排名墊底。這座曾經的煤炭能源基地,近年來面臨資源枯竭、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經濟發展亟須轉型。在這一過程中,文旅產業成為棗莊的重要抓手。城市美食IP對文旅消費的帶動作用已毋庸置疑,“棗莊對棗莊辣子雞‘亮出圈,紅遍天’的目標與渴望”,也就不難理解了。
不過,當地媒體曾直言,作為區域個性競爭新動能的棗莊辣子雞,仍處于“有餐飲無規模,有消費無產業,有品類無品牌”的階段。“棗莊辣子雞要做出美食爆款,產業帶應該具體落腳到哪里?產品品牌的市場化道路又該如何行進?如何克服局限、做大規模、提升品位、開拓潛在市場?”這一連串靈魂拷問,如今依然是擺在棗莊面前的重要考驗。
陜西力爭2027年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50萬輛
9月3日,《陜西省加快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正式發布,陜西計劃到2027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量力爭突破150萬輛,全省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規上企業數量力爭達到300戶,產業鏈規上工業產值力爭突破4000億元,帶動全產業鏈產值過萬億。
湖北省政府專題研究荊漢運河前期工作
中國水運報消息,近日,湖北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湖北省鐵路網中長期布局規劃、荊漢運河前期工作。會議強調,加快謀劃實施荊漢運河項目,有利于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航運、水利、生態等綜合效益,意義十分重大。要加強向國家部委的匯報銜接和兄弟省市的溝通對接,做深做實前期研究論證工作,積極推動項目納入國家相關規劃。要制定任務清單,壓實工作責任,推動項目盡早取得實質性進展。
北斗規模應用先行先試行動落地重慶
重慶日報消息,9月3日,空天信息產業國際生態大會在重慶召開。大會上,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攜手重慶聯合發布創新推動北斗規模應用先行先試行動,中國星網聯合重慶將組建時空信息運營服務平臺型公司,統籌運用國家時空信息運營服務能力,通過基礎技術產品集約供給、應用場景創新、新業態新模式實踐,推動“區域+行業”北斗規模應用的時空信息綜合服務平臺。
民航局與四川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民航局消息,9月2日,民航局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簽署全面推動四川民航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高質量推進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提升樞紐機場基礎設施水平、完善支線機場布局和功能、大力促進低空經濟發展等方面深化合作,全面推動四川省民航高質量發展。
中國稀土集團在深圳成立新公司
天眼查顯示,近日,中稀(深圳)稀有稀土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謝衛軍,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含稀土功能材料銷售、有色金屬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合金制造、稀有稀土金屬冶煉、再生資源回收、再生資源銷售等。該公司由中國稀土集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北交所三周年:上市企業251家,總市值3000億元
北交所迎來宣布設立三周年。據經濟參考報消息,截至9月2日,共有251家公司在北交所上市,總市值約3000億元,累積融資近530億元,再融資募資13.5億元。
2024年上半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784.96億元,平均每家實現營收3.13億元,超六成公司營業收入增長,14家公司營收增幅超50%,四成公司歸母凈利潤實現增長,30家增幅超50%。2023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60.29億元,平均每家實現營業收入7.01億元,近六成公司營業收入增長,超九成盈利。
目前,北交所251家上市公司中,129家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專精特新”集聚效應明顯;新技術企業占比超九成,戰略新興和先進制造產業占比超過八成,10家公司或其主營產品被評為制造業“單項冠軍”。
最新城市通勤高峰交通擁堵榜,重慶、北京、廣州居前三
9月3日,百度地圖2024年第2季度中國城市交通報告出爐。
根據報告,通勤高峰擁堵TOP3城市是重慶、北京、廣州。同比2023Q2,79%的城市通勤擁堵指數上漲,上漲TOP3城市是珠海、佛山、咸陽。下降TOP3城市是長春、沈陽、淄博。
與此同時,北京以顯著的通勤時間和通勤距離穩居榜首,汕頭、潮州、中山、東莞等城市,在5km、1h通勤榜單中表現優異。
開車難,停車更難?在“城市百輛車每天平均停車等待的時長”停車難榜單中,蘭州以15.1分鐘領跑。Q2不同月份比較,6月暑假期間停車難度最高。不同場景中,停車難從高到低排序是:醫院、景區、商城、火車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