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22 22:18:19
◎盈康生命在半年報中稱: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下降22.44%,主要是本期股份支付費用攤銷所致。
◎在圍繞腫瘤醫療服務的體系中,盈康生命將業務分為“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兩個板塊。半年報顯示,兩個板塊業務均實現增長。
每經記者|彭斐 每經編輯|梁梟
擺脫商譽減值影響后,在腫瘤業務規模持續增長的帶動下,盈康生命(SZ300143,股價7.07元,市值45.40億元)今年上半年業績環比改善。
8月22日晚間,盈康生命發布2024年半年度報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23億元,同比增長13.74%,其中醫療服務收入6.08億元,同比提升10.7%,醫療器械營收2.15億元,同比提升23.5%。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480.11萬元,同比下降22.44%;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2.2億元,同比增長98.84%。
對于2024年上半年的業績變化,盈康生命在半年報中稱: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下降22.44%,主要是本期股份支付費用攤銷所致;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凈額增長98.84%,主要是業務規模擴大,供應鏈管理效率提升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上半年盈利同比下降超過20%,但環比2023年下半年卻增長84%。
在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的信息中,盈康生命方面表示,剔除股權激勵費用攤銷等一次性事項,盈康生命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實際為正增長。考慮到2023年上半年醫療行業的高速增長具有不可持續性,與2023年下半年數據相比,可以看出2024年上半年凈利潤增長84%,公司發展趨勢持續向好。
從業務范圍來看,盈康生命提供以腫瘤為特色的醫療服務以及關鍵場景、關鍵設備的研發、創新和服務。值得注意的是,在“銀發經濟”的預期下,我國腫瘤醫療服務市場有望持續保持高增長。盈康生命在半年報中提到,我國老年人口基數龐大,消費觀念、消費需求和消費能力也不斷發生變化,銀發經濟正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人口發展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胡祖銓表示,目前我國銀發經濟處在加快發展階段,銀發經濟規模約7萬億,占同期GDP比重約為6%。預計到2035年,我國銀發經濟規模將達到30萬億元左右,占同期GDP比重約為10%。
與此對應,我國腫瘤醫療服務市場有望持續保持高增長。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民營腫瘤醫院醫療服務收入增速明顯高于公立腫瘤醫院,預計民營腫瘤醫院2025年收入有望達1067億元,腫瘤醫療服務市場總體將增至7003億元,公立醫院產能擴張有限,且目前床位負荷飽滿,民營醫院將成為有力補充。
在圍繞腫瘤醫療服務的體系中,盈康生命將業務分為“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兩個板塊。半年報顯示,兩個板塊業務均實現增長。
具體來看,醫療服務方面,盈康生命上半年實現收入6.08億元,同比提升10.65%;門診人次同比提升6.7%,入院人次同比提升2.0%,其中三、四級手術占比維持70%以上。
其中,腫瘤業務是公司醫療服務板塊的特色,腫瘤全周期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公司聚焦患者痛點,構建腫瘤無痛、無嘔、營養差異化服務,為患者提供“預診治康”全病程服務。報告期內,腫瘤收入貢獻了醫療服務收入的28.8%。
醫療器械方面,盈康生命上半年實現收入2.15億元,同比提升23.45%,主要原因是公司聚焦生態布局的成果得以顯現。
盈康生命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公司從2022年起開啟生態并購模式,由單一的伽瑪刀產品升級為放射治療、生命支持、影像增強、慢病治療四大場景,高端化、國際化的趨勢日益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起步較晚,但隨著國家整體實力的增強、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以及政府對醫療領域的大力扶持,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發展迅速。《中國醫療器械供應鏈發展報告(2024)》顯示,2023年我國醫療器械工業市場規模達1.18萬億元,同比增長10.28%,流通市場規模達1.36萬億元,同比增長6.25%。
盈康生命在半年報中表示,未來隨著市場需求的提升、國家對醫療產業的扶持以及醫療器械行業技術發展帶來的產業升級,醫療器械行業將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良好態勢。
封面圖片來源:盈康生命半年報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