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視界 2024-08-19 17:33:18
巴黎奧運會田徑女子20公里競走項目,中國姑娘楊家玉奪金。賽后,她肚子上的臍貼把“一生要蓋肚臍的中國人”送上了熱搜。與此同時,中國游泳運動員們背上的火罐印再次走紅。
另一方面,薄荷西瓜霜、野菊開心果、山楂佛手柑、川貝枇杷膏......上海的一家“藥膳冰淇淋”近日上線就賣斷貨。年輕人們也把自己的“中式養生局”玩出了花樣:早上八段錦,中午到藥店點中藥奶茶,下午吃個藥膳冰淇淋,晚上到醫院買養生面包……從冰美式轉熱中式,“新中式養生”為何如此圈粉?
年輕人已不滿足于“保溫杯里泡枸杞”,主打一個追求新式藥食同源制品。
在“禿如其來”“夜不能寐”等身體亞健康問題的激發下,年輕人中式養生血脈覺醒。中藥奶茶、中藥烏梅湯、中藥糕點……美食和飲品一旦貼上“養生”標簽,便成新寵。養生飲品花樣繁多:西洋參、黨參、輕乳奶蓋等制作成熬夜水;洛神花和玫瑰花制成煥顏茶;四神湯搭配香水檸檬制成瘦瘦水、女貞子和墨旱蓮等制成“養發飲”……還有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養生咖啡、加了阿膠的“咖啡如此多膠”。一些新興咖啡店還將點餐單設計成“藥方”,主打先“問診”再“抓藥”。
據統計,2023年,中國中式養生水市場規模達到了4.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50%。橫空出世的中藥飲品打敗常年盤踞飲品榜單之首的奶茶,站上夏天清涼“C位”。
時令中藥菜肴的銳意創新,也讓人間煙火氣中多了點藥香。河南一家中醫館推出六珍菌過橋米線、茯苓煎餅、山藥葛根玉米羹等,讓一些年輕人甚至提前6個小時就來占位。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結合《黃帝內經》,根據不同的節氣推出時令限定藥膳,大寒主推“百合紅棗八寶飯”,立冬則推出“高纖五黑豆面包”,小雪時節研發了“紅棗芋泥小雪人”……天津一家中醫院帶有藥食同源標簽的中式面包,讓許多年輕人即使打車也要趕來購買。畢竟,荷葉消暑包、黃芪養生包、枸杞原漿牛角包、陳皮肉桂蘋果酥,這些名字聽起來就極養生。
中藥咖啡鋪推出的中藥飲品 攝影/C視覺 筱書
除了內服,“外敷”也是一大療法。對于一生都在與祛濕做斗爭的南方人來說,“去吐魯番沙療”極具吸引力,將身體病痛部位埋入沙中,利用陽光、干熱、壓力、磁力的綜合作用來緩解病痛。如果你覺得吐魯番太遠,沒關系,試試“零元”自然療法——“曬背”,只需一把遮陽傘、一塊墊子,就地躺下即可。出門太麻煩?艾灸、泡腳、三伏貼,足不出戶就能完成“養生療法”。
各類中醫藥產品正逐漸融入年輕人的生活日常。既有中藥香囊、絲綢枕頭等具有美學價值的養生日用品,還有枸杞原漿、黑芝麻丸、酵素果凍等符合快節奏生活方式的養生零食。
新中式養生還打通了“老外”的任督二脈,讓他們愛上這股神秘的“東方力量”。河南中醫藥大學的德國留學生“無名”愛上中醫“望聞問切”,針灸、推拿、拔罐不在話下;就連全球最知名的健身博主帕梅拉都開始練上了八段錦,網友直呼破次元。
有著“中醫之鄉、中藥之庫”美譽的四川,是中國中藥材的重要產地。川芎、白芷、川貝母在這里落地生根,中藥材品種達7200余種,中藥材種植面積超過670萬畝,均居中國第一位。
近年來,伴隨著中醫藥走向世界、中華傳統文化走向國際的腳步,慕名來學中醫的外國人隊伍不斷龐大。印度尼西亞的謝志功來中國已經14年,系統學習針灸推拿學后,留在成都中醫藥大學任教。當他每次給外國人講中醫基礎理論的時候,會形容什么是“氣”。氣是人體運行不息的重要物質之一,“天地氣合,萬物自生”的“氣”實在讓外國學者難以理解,但當他們切身體驗了針灸和推拿之后便會恍然大悟,如同打開了“黑箱”。
對中醫藥的“情”往往源自對中華文化的向往。法國人哈吉·哈里斯和母親一起來到成都研習中醫藥文化,對中國傳統制香工藝和中醫香療知識感興趣的他,在天府中藥城看到安神助眠的“伴月香”、改善鼻炎的“木筆香”、緩解焦慮的“越鞠香”,著實給他不小震撼。看似聞香料,實際上哈里斯感受的是千年中醫藥文化的精髓和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在位于四川成都彭州市的天府中藥城規劃展示中心,法國中醫藥愛好者在認識中草藥 攝影/新華社記者 董小紅
中式養生也逐漸風靡海外社交媒體,大家試圖嘗試和體驗中式養生方法的同時,也要小心其中的一些誤區。中醫“大歡喜”認為,中醫講究天人合一、四診合參,無論哪種方法都要因人而異。當下最流行的曬背“零成本”中式養生法,如果盲目跟風會適得其反。如果是濕熱體質,經常大便秘結、煩躁易怒、怕熱喜涼、睡眠不佳,曬背無異于“火上加火” 。曾有被診斷為“心陰不足” 的患者,盲目“曬手心腳心”后睡不著覺。
讓中藥起效果必須長時間去熬制, 如果市面上的“中藥奶茶”只是加點枸杞,幾分鐘“出爐”一杯,那只能解渴。正賢堂的楊傳俊醫生覺得,花花綠綠的中藥奶茶,用“中藥茶飲”來稱呼更貼切。
中藥咖啡 攝影/C視覺 筱書
熬最晚的夜,喝最補的水,朋克式養生并不能“續命”。根據中醫的理論,每個時辰對應不同的臟腑,所以入睡時間是很有講究的,效果也不一樣。如果晚上仍然繼續消耗多巴胺受體,將導致大腦運行障礙,以致出現腦萎縮、記憶力下降、早衰等狀況。
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首次將熬夜(涉及晝夜節律打亂的輪班工作)歸為2A類致癌因素,和油炸食物同一等級。
從深夜11點鐘以后到凌晨3點,是人體一天當中最需要休息的時候。沒有任何一服中藥可以讓身體得到全面修復,喝最補的水不如好好睡一覺。
最后奉勸大家一句:中藥西藥,不如早點睡覺。
撰文/ 吳德玉 車家竹 馬曉玉 編輯/郭書瓊 責編/謝夢 審核/姜明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