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14 00:38:30
每經編輯 何小桃
近日,1.3億元廠房拍賣被1.8萬元“撿漏”引發熱議,該廠房起拍價是1元,加價幅度1分錢,系刑事案件涉案財物,此前遭遇兩次流拍。
不過,據大皖新聞報道,8月7日,有關本次變賣的內容已經被刪除了。拍賣平臺工作人員稱:你所查詢的拍賣訂單已被法院撤銷。西城區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法院領導對這一事件特別重視,正對組織人員認真核查,肯定會給公眾一個滿意答案。
拍賣成交確認書顯示,本次競買者是一個名叫劉濤的自然人。
據澎湃新聞報道,8月13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劉濤否認了其有特殊背景,“直到法院電話通知撤銷本次拍賣,我才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
“95后”買家:已經向法院轉款
計劃申請執行異議
相關信息顯示,該廠房1元起拍,變賣預繳款1元,保證金0.2元,加價幅度為0.01元。按照變賣公告,本次變賣開始后,如果有人出價1元,24小時內無人再應價,該出價1元即為最終變賣價;24小時結束時如有人應價,則自動延遲5分鐘。
從1元起開始變賣,經歷了2天多的競價,2024-08-05 06:10:13競價結束時,本次司法變賣的延遲次數高達31674次。
據澎湃新聞報道,本次拍賣被廣泛報道后,劉濤的背景成為輿論關注焦點之一。面對其身份的質疑,劉濤說:“這個無可厚非,我要是他們,我也會這么認為。”
劉濤自述,其出生于1997年,目前是青島一家企業的上班族。因為偶然原因,從網絡上了解到這次拍賣,就按照法院的要求參與了這次拍賣。
8月5日當天,劉濤拿到京東拍賣平臺的《成交確認書》。《成交確認書》顯示,標的物最終成交以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出具拍賣成交裁定為準。
劉濤說,拍賣成功后,其本人并未高興,“反而是焦慮,我擔心遇到詐騙。”
電話記錄顯示,8月7日上午從8時22分開始,號碼顯示為北京座機的來電與劉濤的通話時間是21分34秒。該號碼為西城區法院的公開電話。
劉濤說,西城區法院一位法官電話通知撤銷本次拍賣。“找我要地址,說給我郵寄書面通知,直到這時,我才相信本次拍賣是真的。”“另一位法官稱,已經撤拍,有疑問走執行異議。”
8月7日下午,劉濤按照拍賣規則,向西城區法院的公開賬號轉款。銀行轉賬記錄顯示,交易時間是13時11分03秒,金額為18161.97元。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劉濤向記者表示,他計劃先申請執行異議,如果沒有結果,再申請行政復議。他透露,8月9日,其再次電話追問西城區法院,要求其郵寄書面通知。“已經口頭通知,有疑問來北京。”
1元起拍,加價幅度1分錢
是否影響拍賣公正性和競爭性?
據紅星新聞報道,此前已有地方法院規定刑事涉案財物1元起拍。“浙江發布”公眾號在2020年7月28日發布的微信推文顯示,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的《浙江省法院刑事案件涉案財物網絡司法拍賣工作規程》的第八條規定,刑事涉案財物網絡拍賣不限制競買人數量,以拍定為原則,實行一元起拍、價高者得的競價規則。
此前也有起拍價1元、加價幅度1分錢的案例。2023年7月5日,一塊“243號新疆和田玉原石”曾在阿里司法拍賣平臺上被拍賣,這塊新疆和田玉原石的起拍價只有1元,保證金0.1元,加價幅度1分錢。這宗拍賣吸引了80人報名競拍,最終經過多達2296次的加價后,以140.7元成交。
截圖自阿里司法拍賣平臺
不過,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濤認為,“前兩次拍賣設置了底價,市場可能不接受這個底價,所以第三次才設置無保留價拍賣,第三次不應該設置底價,哪怕底價是1元錢。應該由競拍人自己去報價,競拍人可以報1元錢,也可以報100萬元、1000萬元。”律師劉濤說,雖然設定的1元起拍價已非常低,但畢竟設定了起拍價,這很可能會影響到對加價幅度的限制,最終導致變相限定了拍賣總價,沒有充分體現市場價。
律師劉濤還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規范人民法院網絡司法拍賣工作的通知》(2017年),法律只規定了最高加價幅度,沒有規定最低加價幅度,不同的起拍價對應不同的最高加價幅度,所以才出現了1分錢的加價幅度。“無保留價拍賣不應該設置這么多限制,應該完全放手于市場,由市場來定。”律師劉濤說。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一元起拍、一分錢作為加價幅度在拍賣不動產時非常少見,一分錢加價幅度不符合市場規律,與不動產價值懸殊,可能會侵犯債權人利益,并使拍賣失去公正性和競爭性。
另外,對于法院撤銷拍賣訂單,付建認為,法院此次撤銷訂單有一定的合法性,主要原因在于此次拍賣的定價和加價幅度不符合常理,拍賣價格與房屋價值有較大懸殊,違反了公開、公平、公正、誠實信用的原則。付建稱,在實踐中,法院撤銷拍賣訂單是有可能的,若未充分告知競買人相關重要信息、拍賣過程中存在惡意串通、操縱價格等違法行為,法院都可能撤銷拍賣。
編輯|何小桃 蓋源源
校對|程鵬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澎湃新聞、紅星新聞、大皖新聞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