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13 17:37:31
每經記者 董天意 每經實習記者 劉曦 每經編輯 裴健如
據路透社8月10日報道,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文遠知行的IPO申請已正式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計劃以“WRD”為股票代碼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由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中金公司擔任此次IPO的聯席主承銷商。
招股書顯示,文遠知行計劃在IPO中發行645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每份ADS代表3股普通股,以每股15.5美元至18.5美元的價格區間融資1.194億美元,估值將達50.2億美元。
據悉,此次文遠知行超過91%的增發股份將由Tier1(一級供應商)企業博世認購。此外,文遠知行在IPO的同時,還將通過私募方式出售價值3.205億美元的A類普通股,投資者包括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旗下的戰略風投基金公司Alliance Ventures、廣汽資本等。
另據路透社報道,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提議禁止在自動駕駛和網聯汽車中使用中國軟件。目前,文遠知行已在全球7個國家30個城市開展自動駕駛研發、運營等業務,并擁有中國、美國、阿聯酋和新加坡四地自動駕駛牌照。
對于上述消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嘗試聯系文遠知行方面進行了解,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累計融資超10億美元
天眼查顯示,文遠知行成立于2017年,全球總部位于廣州,是一家汽車自動駕駛系統研發商。
自2017年成立至今,文遠知行已先后完成10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廣汽、英偉達、博世、IDG資本、啟明創投、基石資本等,累計融資超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2億元),2022年完成最后一輪D+輪融資后估值達50億美元。
產品方面,文遠知行官網顯示,公司形成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自動駕駛小巴(Robobus)、自動駕駛貨運車(Robovan)、自動駕駛環衛車(Robosweeper)和高階智能駕駛(Advanced Driving Solution)等五大產品矩陣,提供網約車、隨需公交、同城貨運智能環衛、高階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等多種服務。
今年6月,文遠知行正式獲得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高速道路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通知書,旗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車輛獲準在北京特定區域開展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目前,文遠知行已在全球7個國家30個城市開展自動駕駛研發、測試及運營。
招股書顯示,自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文遠知行營收分別為1.38億元、5.28億元、4億元和1.5億元,累計虧損約50億元。同期,公司研發費用分別為4.43億元、7.59億元、10.58億元、5.17億元,分別是其當期營收的約3倍、1.5倍、2.5倍和3.5倍。
從收入結構看,目前文遠知行的營收主要來自兩部分:一是銷售L4級別自動駕駛汽車及相關傳感器套件,歸為產品收入;二是提供L4自動駕駛及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服務,歸為服務收入。其中,2021~2023年,文遠知行的產品收入分別為1.02億元、3.38億元、0.54億元;服務收入分別為0.37億元、1.90億元、3.48億元。
另據招股書數據,2022年和2023年,公司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當年總營收的72%和77.5%。而在2024年上半年,營收占比最高的兩大客戶,為其貢獻了總營收的52.4%。
自動駕駛玩家競相IPO
實際上,文遠知行此番籌備赴美IPO,正值自動駕駛玩家競相登陸資本市場之時。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23年初至今,已有近16家自動駕駛相關公司陸續開啟IPO進程,其中有近10家選擇在港交所上市,其余則瞄準了美股和科創板。
根據上述相關企業的招股書數據,多家自動駕駛企業的業績并不樂觀,部分甚至處于虧損狀態。有觀點認為,自動駕駛行業本身存在研發投入大、依賴大客戶的特點,自動駕駛科技公司扎堆上市的背后,是對資金的極度渴求。
但現實情況是,資本正變得越來越謹慎。IT桔子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自動駕駛行業共發生144起投融資事件,融資規模為932億元。對比來看,2023年,國內自動駕駛領域公開近140起重要融資事件,但披露融資總額僅超過200億元。
盡管資本市場持謹慎態度,但進入2024年以來,自動駕駛行業頻獲政策支持。例如,今年7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等五部門正式對外公布,我國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沈陽等20個城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認為,國內L3、L4級智能駕駛領域近期獲得政策方面的支持,為自動駕駛公司提供了發展機遇。
在未來規劃層面,文遠知行方面表示,公司正處于商業化的早期階段,計劃在2024年和2025年分別開始Robotaxi的商業生產,并準備好大規模商業化,預計在實現這些商業化里程碑后,來自Robotaxi業務的營收將會增加。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