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07 21:44:54
◎今年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8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2%。其中,出口14.26萬億元,增長6.7%;進口10.57萬億元,增長5.4%。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外貿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7月當月進出口同比、環比均增長。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旭
8月7日,海關總署官網發布信息,今年前7個月,我國貨物貿易(下同)進出口總值24.8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增長6.2%。其中,出口14.26萬億元,增長6.7%;進口10.57萬億元,增長5.4%;貿易順差3.69萬億元,擴大10.6%。
按美元計價,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5萬億美元,增長3.5%。其中,出口2.01萬億美元,增長4%;進口1.49萬億美元,增長2.8%;貿易順差5180億美元,擴大7.9%。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外貿保持穩中向好態勢。前7個月,我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7月當月進出口總值同比、環比均增長,同比增速連續4個月保持在5%以上。
去年以來我國月度進出口總值
7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達到36758億元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以人民幣計價,中國7月份進口額15369.5億元,同比增長6.6%,環比增長3.7%;7月出口額21388.5億元,同比增長6.5%,環比下降2.1%。
按美元計價,中國7月進口同比增長7.2%至2159.1億美元,環比增加3.4%;7月出口同比增長7%至3005.6億美元,環比減少2.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按人民幣計價,6月份我國進口同比下降0.6%;而按照美元計價,6月份我國進口同比下降2.3%。這也意味著,相較于上個月,7月份進口同比增速無論按人民幣還是美元計價,均實現了由負轉正。
去年以來按美元計價的月度進口總值同比增速
7月份進口同比增速實現由負轉正,增速較上月加快9.5個百分點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總監馮琳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以美元計價,7月進口額同比增長7.2%,增速較上月加快9.5個百分點,表現超出市場普遍預期。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上年同期基數偏低;另一方面是7月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多2個,這有助于推升當月工業生產同比增長,對進口增速也會產生一定拉動。
“這與6月情況正好相反,6月進口同比表現不及預期,部分源于工作日比去年同期少2個。此外,7月出口延續偏強走勢,對出口環節的進口需求仍有支撐。”馮琳說。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美歐等國對出口到中國的半導體設備及其零部件產品加以限制,但中國有相對完整的產業基礎,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是無法撼動的,與世界許多國家之間也有密切的產業鏈合作。如果阻斷對中國的出口,也會使得相關國家的產業受到沖擊。
“在這種情況下,美歐逐漸意識到加強與中國半導體產業合作的重要性。”桑百川表示,一些國家也開始逐步增加對中國的供給,比如韓國等國,所以7月份我國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的進口增長非常明顯,這一定程度上拉動了整個7月份的進口數據。
從國別來看,今年前7個月,我國對東盟、歐盟、美國和韓國進出口均保持增長。
東盟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3.9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占我外貿總值的15.8%。其中,對東盟出口2.36萬億元,增長13.7%;自東盟進口1.56萬億元,增長5.9%;對東盟貿易順差7935.5億元,擴大33.2%。
值得關注的是,韓國雖然是我國第四大貿易伙伴,但今年以來中韓貿易表現亮眼。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韓國為我國第四大貿易伙伴,前7個月我國與韓國貿易總值為1.32萬億元,增長8%,占5.3%。其中,對韓國出口6004.7億元,下降0.6%;自韓國進口7201.1億元,增長16.4%;對韓國貿易逆差1196.4億元,擴大7倍。
桑百川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韓貿易逆差迅速擴大的主要原因是,在歐美對華采取貿易限制措施的背景下,韓國對中國半導體及其零部件的出口規模迅速擴大。
記者查詢海關總署公布的“2024年7月全國進口重點商品量值表”后發現,前7個月,我國進口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283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0.8%,成為“全國進口重點商品量值表”中增速最高的商品類別。
桑百川認為,我國對韓國進口的大幅增長應該是短期現象,前期中國對于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的需求受到國際環境的沖擊,出現了彌補缺口的現象,導致對韓進口增速的大幅提升。
“當然我們也看到,由于美元升值,美元降息的預期在上升,導致人民幣匯率會有升值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對出口也會造成一定的沖擊。我判斷接下來外貿總體進出口狀況會更趨于平衡。”桑百川說。
馮琳表示,以美元計價,今年前7個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長4.0%,進口同比增長2.8%,分別比去年同期加快9.2和10.7個百分點,對外貿易顯著復蘇。“不過,1-7月出口增速比進口增速高出1.2個百分點,我國外貿呈現‘出口強、進口弱’格局,背后主要是受房地產行業持續調整影響,國內消費、投資需求還有待進一步提振。”
此外馮琳表示,年初以來國內物價水平比較低,而海外通脹水平較高,這也會增加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動力。判斷未來“出口強、進口弱”格局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