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22 11:41:47
2024年7月21日,是海特高新上市滿20周年的日子。這家以維修飛機起步的企業,當下已經發展成了參股或控股公司40多家,員工超千人,擁有各種榮譽的企業:海特高新是國內率先獲得中國民航局CAAC維修資格許可的民營航空維修企業,同時擁有運輸飛機、公務機、航空部附件CAAC、EASA、FAA許可的民營航空企業。國內規模領先的第三方飛行員、乘務員培訓機構……

海特高新辦公樓
回望創立33年,上市20年發展道路,海特一直跟隨國家發展戰略,聚焦新產業,在高端裝備研發與保障、航空工程技術與服務、高性能集成電路設計與制造等賽道上深耕,通過持續科技創新,掌握了一系列前沿技術,突破了多個空白技術。
作為科技型公司,海特自創立以來,始終響應國家戰略發展和國民需求,不斷進行產業創新。從做飛機維修起步,發展到飛機改裝、直升機大修、航空研發、D級全動模擬機研制、高端核心裝備研制與保障、航空工程技術與服務、第二/三代化合物半導體制造業務領域等。
2010年后,隨著物流運輸的迅猛發展,催生了對貨運飛機需求的巨大市場空間。飛機客機改貨機的需求應運而生。然而這是一個牽涉飛機結構大幅改動和飛機用途改變等復雜問題,當今在全世界,能進行飛機客機改貨機的企業基本都是飛機維修MRO的頭部企業。

D級全動飛行模擬機研發制造
把握機遇,順勢而為。海特再次看到了這個領域巨大的發展空間,決定迎難而上,啃下這塊硬骨頭。
2016年公司合作成功開發波音B737-700、B737-800客機改貨機方案,取得美國FAA和以色列民航局的補充型號合格認證(STC)及改裝能力批復,并獲得中國民航局VSTC合格認證,是最高等級的MRO工程技術能力。2023年公司和EFW正式簽署A321客機改貨機(P2F)改裝協議,是EFW A321機型客改貨項目全球首家第三方改裝公司。

客改貨
海特高新是國內目前能同時執行B737NG和A321/A320系列兩種主力窄體機型客機改貨機的MRO企業,維修綜合實力達到國際一流水平,朝著窄體機維修與改裝卓越中心的戰略目標邁進。
與此同時,海特前瞻性地進入了高性能集成電路行業,進軍高端芯片設計制造領域。
海特高新建有由國家發改委立項建設的國內首條6吋化合物半導體生產線,填補了國內空白,解決了國家和行業在5G、光通訊等領域對6吋半導體晶圓的需求,參與了5G器件標準制定,為我國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支撐,是化合物半導體制造業務領域的開拓者。
隨著低空經濟的發展,海特還和eVTOL頭部企業從分系統的仿真模擬和系統集成仿真模擬進行廣泛合作,配合主機廠開展適航取證工作。這將對模擬機研制、飛行員培訓、航空工程技術與服務等帶來積極的影響。
7月21日,在海特高新上市二十周年慶典上,海特高新與沃蘭特航空等低空經濟頭部企業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eVTOL飛行模擬器/設備研發及人員培訓,整機大修、改裝和部附件維修開展合作,以及圍繞eVTOL開展科技創新,打造聯合科創平臺,推動技術創新成果轉化。雙方合作建立起完備的售后服務體系對于eVTOL按時投入商業運營至關重要。
沃蘭特是一家專業從事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研制的高科技公司,公司專注于商載客運eVTOL的研制,與頭部通航公司、應急救援公司、飛行員培訓公司等建立深度合作,致力于構建一個以eVTOL為新質生產力的運營生態。
沃蘭特表示,之所以選擇與海特高新戰略合作,是看中海特高新30多年來出色的專業水平和行業的領導地位,以及在eVTOL模擬機研發制造的經驗;海特高新所擅長的高端裝備研發制造,航空機械、電子設備測試與維修,飛機機體大修及改裝工程,以及飛行員和機務人員培訓,都是與eVTOL運營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我們正處于一個科技大爆發的時代,創新發展是民營企業拉動就業,促進經濟發展,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途徑,應該敢于在一些時代前沿科技領域展開探索,以擁抱的姿態來迎接科技時代。”海特創始人股東李飚曾表示。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著力點之一,是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注重科技創新,特別是發展原創性、顛覆性的新技術。
一直以來,海特在“原創性”和“顛覆性”技術創新上持續發力,通過漸進式的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公司是“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015年“某型發動機工程”榮獲國家工信部“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17年11月獲得國家集成電路生產企業認證,2017年12月建成“先進航空發動機控制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2018年建成四川省航空動力控制系統工程技術中心,2019年入選工信部公布的《2019年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名單》。2022年,公司被工信部評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多個子公司被國家知識產權局評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
如今,經過三十三年持之以恒的研發和創新,海特在航空發動機、電子、機械、機電一體化、自動控制、模擬仿真、航空工程與技術、芯片制造等領域擁有核心技術優勢。
先進的科技創新理念、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持續的研發投入,使海特在行業內始終處于技術領先地位。如今,海特已成為國內規模領先的綜合性飛機大修、客機改貨機、整機噴漆、飛機拆解、航空部附件維修、飛行培訓的民營航空科技領航企業,以及維修能力強、工時量極大的公務機技術服務商,國內先進的、技術能力極強的D級飛行全動模擬機研發制造商。
多年來,海特以產業思維,以科技推動產業的發展,不斷完善產業鏈,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構建立體化產業體系,以產業強國報效祖國。
創始人李飚曾表示,“海特的產業發展思維是持續加強基礎科技建設,增強核心科技投入,讓科技推動產業的發展,促進國家的強盛。”

飛行員培訓
海特進入的航空及裝備產業,投資大,研發和能力建設周期相對于其他產業長。海特在裝備研制與保障、民航工程與技術服務進行了較多布局,隨著航空產業的發展,海特的項目、能力及產能將不斷提升及釋放。
正如李飚所說,“海特是一家上市企業,一定會考慮股東利益,但如果只是滿足短期利益,做的決策可能就是拆東墻補西墻的盲目投機。要想把企業做到偉大,讓企業在產業發展中有意義,只有去走那條最苦的路,就是實實在在地投入和發展。”
7月11日晚間,海特高新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221.04萬元至5710.82萬元,同比增長47.70%至99.82%;預計扣非凈利潤為3336.49萬元至4514.07萬元,同比增長172.38%至268.51%。
海特自創業起,每個發展階段都有著自身明確的目標,布局的每一個產業都是緊跟國家發展需要,順應未來產業發展趨勢。海特是一家科技公司,更是一家有強烈使命感的優秀民營企業。當下,海特高新將繼續沿著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做精主業、專注實業,不負時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