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16 22:02:40
每經記者 胥 帥 每經編輯 陳俊杰
7月15日早間,備受關注的美洲杯決賽打響,隊長梅西領銜的阿根廷對決哥倫比亞。最終加時賽由勞塔羅一擊制勝,爆射進網鎖定勝局。阿根廷成為繼西班牙之后,世界足壇歷史上第二支實現大賽三連的球隊。當然,阿根廷受關注的不只是足球,還有阿根廷的鹽湖。
視覺中國圖
阿根廷作為南美國家,近年來因其豐富的鹽湖資源而備受全球關注。鹽湖中蘊藏的碳酸鋰,作為鋰電池制造的核心原材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阿根廷鹽湖的開發與利用,對全球碳酸鋰市場格局帶來了顯著變化。今年前4個月,阿根廷的鋰產量就增加了近一半。有觀點認為,阿根廷鹽湖放量將對價格造成沖擊。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方采訪發現,這些增產的項目基本上都在業內預期之內,并未給鋰市場帶來太大的波瀾。鋰市場的供需格局依然處于均衡區間,價格也未出現大幅下跌。中國企業仍然看重鹽湖提鋰的成本優勢,并繼續努力擴充阿根廷鹽湖的產能。
阿根廷產能釋放加快
經歷7月1日的漲停之后,西藏珠峰(SH600338,股價9.37元,市值85.66億元)現在股價,已經低于7月1日的收盤價(10.16元)。
就在7月1日西藏珠峰股價出現異動前,阿根廷當地時間2024年6月28日,西藏珠峰旗下安赫萊斯“年產3萬噸碳酸鋰鹽湖提鋰建設項目”正式取得薩爾塔省有關部門簽發的“環境影響聲明書”(DIA)。西藏珠峰通過控股87.5%的西藏珠峰資源(香港)有限公司等兩級通道公司,實控位于阿根廷薩爾塔省的孫公司阿根廷鋰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根廷鋰鉀),正在推進安赫萊斯鋰鹽湖礦權組“年產3萬噸鹽湖提鋰建設項目”的投資建設。
自2018年獲得阿根廷安赫萊斯鹽湖項目后,西藏珠峰旗下阿根廷碳酸鋰鹽湖提鋰建設項目因環評報告遲遲未有新進展。2021年2月到9月這段時間,西藏珠峰股價實現超300%的漲幅,主要得益于碳酸鋰牛市背景下的阿根廷鹽湖。
7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到西藏珠峰有關人士,對方提及阿根廷鹽湖的稟賦資源較好,擁有更低的鎂鋰比。
據了解,更少的雜質和鎂鋰比,就意味著更低的鹽湖提鋰成本,更高的毛利和利潤率。目前,國內能實現量產的鹽湖,主要集中在青海的柴達木盆地,以鹽湖股份、藏格礦業所在察爾汗鹽湖居多。相比阿根廷鹽湖,青海鹽湖鋰濃度要低、雜質要多,對應工藝技術的要求更高,所以對比生產成本會高。但即便如此,在鋰價頂峰的2021年和2022年,兩家公司碳酸鋰毛利率低的在70%上下,高的超過了90%。對于長期處在傳統鉛鋅礦賽道的西藏珠峰來講,阿根廷鹽湖提鋰投產也意味著打開第二增長曲線。但正是由于遲遲沒有最新進展,西藏珠峰被市場認為是只會講故事的鋰礦企業。
西藏珠峰旗下阿根廷碳酸鋰鹽湖提鋰建設項目拿到“環境影響聲明書”(DIA),這被上述西藏珠峰有關人士形容為,類似國內開礦企業拿到礦山“采礦證”。通常而言,獲得阿根廷當地政府環評批復后,從項目建設到設備安裝等需要的周期,大致在12個月。
然而,此事聯系到的另一個背景是,阿根廷鹽湖產出的碳酸鋰,將在今年加速放量。中國地質調查局南京中心援引的報告顯示,根據阿根廷國家統計和普查局(Indec)發布的數據,得益于鋰業蓬勃發展,以及新項目和新投資,2024年前4個月,作為全球第四大鋰生產國的阿根廷,其鋰產量較2023年同期增長49.7%,4月單月鋰產量同比增長40.6%。
值得一提的是,阿根廷鹽湖超過40%的產量同比增幅,是建立在高增長基數上的。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數據顯示,2023年,阿根廷鋰產量為5.07萬噸,較2022年的3.48萬噸大幅增長45.7%。去年,阿根廷成為世界第四大鋰礦生產國和第三大鋰礦出口國,鋰礦產量僅次于澳大利亞(45.38萬噸,同比增幅15.1%)、智利(23.22萬噸,同比增幅15.8%)和中國(17.41萬噸,同比增幅46.0%)。
卓創資訊碳酸鋰分析師韓敏華向記者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碳酸鋰進口量保持增長。海關數據顯示,1~5月累計進口量在8.68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43.74%,其中進口自阿根廷的數量占比為18.67%,較去年同期提升8.52個百分點,進口自阿根廷的累計數量為1.6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64.31%。這些數據反映出,今年以來阿根廷提鋰產量增速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阿根廷已探明鋰資源儲量近1900萬噸,約占全球總儲量的21%。按照上述供給增速,將對全球鋰供應帶來新的沖擊。
增產背后的中國企業
作為南美“鋰三角”的一員,阿根廷擁有多個鹽湖項目,其中包括Cauchari-Olaroz、CentenarioRatones、 Sal de Oro、TresQuebradas和Mariana等。這些鹽湖項目由多家公司參與開發,其中包括多家中國企業,如贛鋒鋰業、青山控股和紫金礦業集團等。
例如,Cauchari-Olaroz鹽湖項目由贛鋒鋰業參與開發,2024年預計產能逐步達到4萬噸碳酸鋰;CentenarioRatones鹽湖項目由中國青山集團和法國Eramet集團共同參與,在滿負荷生產情況下,一期工程產量預計將達到2.4萬噸碳酸鋰。其他鹽湖項目——紫金礦業的TresQuebradas(3Q)、贛鋒鋰業的Mariana等也在積極推進中。上述鹽湖項目合計鋰鹽年產能約8.9萬噸。這也就意味著,阿根廷鹽湖產能釋放背后的一大推動力,是來自中國的企業。
那么,西藏珠峰鹽湖項目“環評”獲批,以及阿根廷鹽湖產能釋放,二者是否有必然聯系,是否預示著阿根廷方面鼓勵開鋰礦?
“阿根廷的鹽湖以后會有增產,因為投了好多年,也喊了很多年。但實際的量,可能沒有大家想象的,增長得那么快。”一家A股鋰企的高管通過微信向記者分析指出,目前,贛鋒鋰業兩個鹽湖產量應該是在爬坡階段,青山集團的鹽湖還有待觀察技術應用進度,畢竟青山集團接手這個鹽湖之前,項目耽誤了很多年;至于紫金礦業旗下項目,可能會面臨成本和收益計算,核心是鹽湖提鋰的基數,能否把成本降下來。
該高管判斷,未來三到四年,阿根廷的鹽湖能達到預期的產量,就很不錯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贛鋒鋰業相關人士處了解到,今年,贛鋒鋰業在阿根廷的鹽湖,有希望達產,項目會有產品出來,“今年可能還會有一個投產的”。
真鋰研究創始人、總裁墨柯向記者表示,今年前4個月,阿根廷的鋰產量釋放其實是在市場預期之內,“這些都是過去幾年鋰價高位投資的項目……這個放量已經在預期之中,道理上應該影響不大”。
曾經在鋰價高位階段出現過鋰資源緊缺,促使大批企業以保供為目的“出海”找礦,如在阿根廷、墨西哥、蒙古國等。除開上述已知在阿根廷投放產能的贛鋒鋰業、西藏珠峰等,包括欣旺達、金圓股份等企業同樣也在阿根廷鹽湖尋礦。
據一知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盡管阿根廷鹽湖有很多,比如西北部的奧拉羅斯鹽灘,擁有估計高達640萬噸的碳酸鋰儲量,但其他鹽湖仍然面臨勘探尋覓的困難。有的企業在當地參股鹽湖處于勘探階段,但潛在品位、儲量、地質條件等結果不令人滿意。某種程度來講,這一種資源勘探就是存在賭博的成分,“這些現象都是很正常的,基本上全球開礦,不管是固體礦、鹽湖礦、銅礦、金礦、鋰礦,周期很長,這典型說明了礦資源的屬性。周期長,投資大,風險大,收益也大,它是個典型的產業周期”。
根據記者采訪了解到的情況,阿根廷鹽湖放量沒有新開礦,基本上在業內是打“明牌”的資源礦產。
供需均未等來“爆點”
“年初大家估計今年供給量的時候,基本上都把這些算進去了。”墨柯如是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鋰業分會會長李宇圣曾預計,2024年,全球鋰供應量有望在140萬噸LCE(碳酸鋰當量)以上,阿根廷約8.9萬噸的產能釋放,將占不小的比例,但相比2022年預計的16萬噸,縮水了一半。
隨著阿根廷鹽湖產量增加,全球鋰鹽供應量上升,可能會對鋰鹽價格產生一定的壓制作用。然而,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市場需求、生產成本、市場預期等,因此具體價格走勢,仍需根據市場情況判斷。
事實上,今年以來,碳酸鋰價格并沒有因為阿根廷產量釋放,出現大幅下跌。以期貨價格為例,碳酸鋰主連價格一直在8.6萬元/噸到12萬元/噸區間徘徊。
一位不愿具名的能源金屬首席分析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因為鋰市場沒有出現改變均衡價格的“爆點”,價格也只能在這一區間震蕩,“總體鋰的供給還是大于需求的,今年新能源新增車型以插混為主,對鋰的帶動量就小,歐美國家前5個月的環比增幅也才3個點,需求沒有出現爆點”。
然而,供給還是在繼續增量,比如南美四大鹽湖、澳礦的liontown、非洲的goulamina礦和bougouni礦。而在國內,能在今年到明年大規模新增產能的,有青海中信國安鋰業發展有限公司年產1.5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以及鹽湖股份4萬噸基礎鋰鹽等。這些已是在市場的預期內,都是過去兩年公告過的項目。
“成本測算的話,就是8萬元/噸了。”上述首席分析師如是表示。事實上,8萬元/噸的生產成本,主要由礦石提鋰構成,這幾乎是鋰價的安全邊際。
由此來看,市場把阿根廷鹽湖增產理解為“明牌”,因此鋰市場供需格局面臨的沖擊較小,目前繼續處于均衡區間。
從投資角度,也很難看到鋰企的業績彈性,上市首席分析師認為,在現有鋰價的情況下,最適合的參照比對,也只有鋰企今年一季度的財報。一季度,贛鋒鋰業虧損4.39億元,盛新鋰能虧損1.44億元,鹽湖股份盈利9.34億元,藏格礦業盈利5.29億元。
這就不難理解,即便鋰價處于一個階段低點,中國企業仍然努力擴充阿根廷鹽湖的產能。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