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四川萬源:“靠山吃山”有了新“吃法”

達州市融媒體中心 2024-07-16 10:25:42

 

高山果蔬名聲漸響、富硒綠茶香滿人間、舊院黑雞世界稀有,青石、玄武巖、石英砂等富集礦產助力經濟積厚成勢,天然氣、煤炭等能源產業方興未艾……地處深山的達州萬源市,依靠著大巴山間富足的特產資源,借力托底性幫扶契機,正闊步走上一條現代化的“靠山吃山”特產之地建設道路。

在奮力打造“譽滿巴蜀、暢銷全國”的特產之地的號召下,萬源市今年以來緊扣“糧頭食尾”“農頭工尾”,聚力農業“五彩產業”集群發展,推動工業“一區四園”活力迸發,精心布局清潔能源、綠色建材、農特產品加工、新材料“四大百億級產業”,實現特色資源就地轉化延鏈發展,加速向“產業崛起地”躍升。

“五彩產業”繪就農業美景

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悠久的農耕歷史讓萬源市孕育了豐富多樣的農特產品。圍繞這些大巴山上的珠翠之珍,打造具有萬源地域標志的“金色”糧油、“綠色”茶葉、“黑色”黑雞、“褐色”藥材、“青色”果蔬“五彩產業”,不僅是萬源市建設特產之地、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更是在為鄉村振興夯基壘臺。

眼下,正是辣椒成熟采收的季節,在萬源市井溪鎮黃沙槽村的辣椒種植基地里,一壟壟郁郁蔥蔥的辣椒樹上一簇簇鮮活的辣椒掛滿枝頭,甚是喜人。7月以來,當地村民搶抓農時和晴好天氣,在辣椒地里熱火朝天地采摘、搬運、裝車,處處彌漫著豐收的喜悅。

井溪鎮黃沙槽村辣椒種植基地。

黃沙槽村黨支部書記游成亮介紹,除了辣椒種植基地種植了200余畝辣椒外,周邊村民也零散種植了50余畝。今年辣椒豐產,畝產可達2000斤左右,預計總產值80余萬元。為確保村民穩定就業,辣椒基地長期聘請5名村民參與基地日常管理工作,到了辣椒采摘季,季節性用工可達50余人。“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顧家、務工兩不誤。”

相較于平原地區,大巴山上的耕地“小而散、高而陡”。要發展“五彩產業”,破解農業智能化、機械化難題迫在眉睫。為此,四川文理學院師生日前走進萬源市河口鎮,探索研發微型旋耕機、微型脫粒機、運載無人機等丘陵地區適用農機4種,相關裝備平均重量較市場常規農機下降20%、使用穩定性提升15%。

河口鎮還與研究團隊進一步轉變工作思路,創新打造集運輸、植保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農用無人機,將農機及農作物的“田到田”二維人工運輸轉變為“點對點”三維無人運輸,破解山地農機上山下地難、糧食轉運難問題,實現油菜等農作物收割綜合效率提高8倍以上。

根據長遠發展規劃,到2027年,萬源市主要糧油作物播面要達到100萬畝、產量達到38萬噸,優質茶園達到20萬畝、產量1.2萬噸、產值30億元,果蔬種植面積達到15萬畝、產量25萬噸、產值10億元……通過三年持續發力,萬源市的“五彩產業”文章將越唱越響。

傳統新質共興推動工業發展

工業作為打造特產之地的又一主戰場,今年1至5月,萬源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進入達州前3,發展態勢整體向好,在產值與增加值方面跑出了“加速度”,為特產之地建設持續助力。

建材產業作為萬源市傳統拳頭產業,囊括水泥制造、砂巖石開采加工、頁巖磚生產、砂石開采、粉煉灰制造、石灰和石膏制造、商品砼、砂漿生產等多個方面,其中水泥制造和砂巖石石材加工更是屬于萬源市重點發展產業。

作為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發展壯大的特色產業,萬源市綠色建材產業發展始終堅持形成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兼顧的多贏局面,切實將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讓綠水青山釋放發展紅利、造福人民群眾。

托底性幫扶的開展,則為萬源市建材產業開啟綠色發展新篇章提供了多項助力。達州市托底性幫扶萬源“十八條措施”明確提出,推動萬源市工業園區建設,支持萬源市發展綠色建材產業,打造新型建材示范基地。

借助托底性幫扶東風,萬源市產業結構將得到進一步優化,其中綠色建材產業預計到2027年占GDP比重可達到達州市平均水平,屆時萬源市高端建材產品制造能力也將得到極大提升。

除了建筑材料等傳統特色工業產品,萬源市今年以來還圍繞玄武巖、硅酸鹽礦石和石英砂等優勢資源大做文章,積極邀請相關領域重點企業布局綠色新材料產業。

在上個月舉行的四川省萬源市(上海)“雙招雙引”投資環境推介會暨合作項目簽約儀式上,萬源市圍繞綠色新材料產業推介了兩大項目。

其中,玄武巖開采加工及應用基地建設項目依托優質豐富的玄武巖資源,主要建設玄武巖均質加工基地、玄武巖纖維后制品生產基地、產品展示中心及示范應用基地;硅基新材料生產項目依托豐富的硅酸鹽礦石和石英砂,主要建設集采礦、精制砂及石英板材、光伏、光纖等后端石英產業集群。萬源市礦產資源(石英砂)綜合利用項目現場成功簽約,投資金額2億元。

“風光煤氣水”融合發展

深挖資源潛力,發揮能源優勢,高水平打造“風光煤氣水”能源綜合開發基地,川東北能源資源輸出供應高地正在加速成為萬源市又一張嶄新名片,“多能互補”的能源格局有力推動了當地從能源資源產出地向產業崛起地轉變。

近日,在萬源儲配煤基地二期項目建設現場,運渣車、挖機等大型機械來回作業,工人們開足馬力、鉚足干勁,全力確保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據項目負責人介紹,項目二期于今年1月開始建設,預計今年底可完成二期靜態儲煤庫100萬噸建設任務。

據了解,萬源儲配煤基地是川東北首個大型煤炭儲配基地,分為兩期建設,儲煤能力分別為100萬噸。該項目依托“北煤入川”主要通道——襄渝鐵路和萬源市獨特區位優勢而規劃建設,可保障川東、輻射川渝,增強能源安全供應。

萬源儲配煤基地二期項目建設現場。 (馬娟 攝)

除了儲配煤基地建設,天然氣開發利用一直也是萬源市關注、謀劃和積極推動的一項重要工作。鐵山坡氣田位于萬源市羅文鎮和宣漢縣毛壩鎮交界處,今年6月已順利達產一周年,產氣突破15.8億立方米,惠及2億居民。目前,鐵山坡氣田6口投產井日產氣460萬立方米,成為特高含硫氣田“少井高產”開發的典范。

萬源市天然氣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為加快推進萬源天然氣等清潔能源規模化開發利用,積極創建清潔能源示范縣建設,助力美麗鄉村綠色發展,萬源市大力推動天然氣勘探開發力度,目前鐵山坡氣田探明儲量已達373億立方米。

除此之外,萬源市還積極推進官渡風電百億級清潔能源產業建設,謀劃光伏、水電等產業開發,實現“風光煤氣水”多能互補、融合發展,推動儲能與可再生能源攜手并進,提升能源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山高路遠,止不住行者征程。在充滿無限希望的大巴山上,在托底性幫扶“惠風”勁吹下,在一座城、一條心、一起干的號召下,萬源市正在作為“譽滿巴蜀、暢銷全國”的特產之地徐徐興起,推動萬源市向著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方向邁進,繪就出一幅高質量發展的澎湃畫卷。

 

責編 趙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另类 |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视 | 制服丝袜第一页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