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05 23:26:05
每日經濟新聞 張強 每經編輯 趙博淵
成都高新區盈創動力科技金融大廈 圖片來源:成都高新區提供
7月5日,成都高新區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項目“興業圓融-成都中小擔3期知識產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并設立,這也是全國首單“中試平臺”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項目。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ABS)是一種以知識產權所產生的未來現金流作為基礎資產,通過結構化設計打包成資產支持證券,在資本市場向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的融資方式。
本次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的證券發行總額達10億元,本次首期發行規模為1.4億元,優先級證券評級AAA。本期ABS產品入池企業14家,包括中試平臺、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預備發行企業擁有專利2718項,項目底層資產包括30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4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將幫助企業“知產”變“資產”,獲得證券化融資。
據悉,成都高新區堅持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于2023年啟動中試跨越行動計劃,首創“中試+”生態,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中試首選地。成都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高新區此次推出的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將關注點聚焦在中試平臺,不僅有助于企業解決中試階段的資金瓶頸,更為科技型企業提供了從研發到產業化的全鏈條金融支持,加速知識產權價值的轉化和應用。
據了解,與傳統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相比,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具有融資規模大、期限長、流動性強等優勢。通過證券化手段,將知識產權轉化為可流通的證券,為中試平臺及平臺服務企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融資途徑。這種創新模式不僅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還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為企業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提供了有力資金支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