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城市24小時 | 最新高校名單發布,誰是“增量主力”?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21 23:35:16

本科學校數量明顯增加

每經記者 楊歡    每經編輯 劉艷美    

75846979.thumb_head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賀娟娟 攝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賀娟娟 攝

6月21日,教育部官網發布《全國高校學校名單》,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20日,全國高等學校共計3117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868所,含本科學校1308所、高職(專科)學校1560所;成人高等學校249所。本名單未包含港澳臺地區高等學校。

與2023年6月教育部發布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對比,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全國高等學校增加了45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增加了48所,成人高等學校減少3所。具體到普通高校中,本科學校增加33所,高職(專科)學校增加15所。

解讀: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首次突破1300萬人大關,達1342萬人,比去年增加51萬人。最近幾個月,各地高校獲批的消息密集傳來,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5月以來,全國已有數十所高校升格、更名、新增及轉設等獲教育部批復的消息先后公布。隨著《全國高等學校名單》的發布,來看最終情況如何。

對比2022-2023的高校增長情況來看,彼時全國普通高校新增61所,本科學校數量縮減(-5所),高職(專科)院校實現大幅增長(+66所)。而到了今年,普通高校中本科學校的數量確實有了明顯的增加。

一批城市如愿以償,獲得了以城市命名的本科學校,這其中包括嘉興大學、合肥大學、佛山大學等,還有一些新設學校出現,比如山東青島的康復大學、廣東深圳的深圳理工大學等。

分省份來看,本輪瓜分“年增48所普通高校”的主力是河南(6所)、山東(5所)、江蘇和安徽(各4所),此外廣東、江西、云南和海南也都新增了3所普通高校,與此同時,福建的高校數量則減少了1所(福建對外經濟貿易職業技術學院被撤銷辦學)。

從各省份高校總數來看,河南高校數量達到174所,甩開江蘇,晉級全國“高校數量第一省”;江蘇和廣東的高校數量分別達到172所和165所,分居全國第二、三名。

進一步來看各省份本科學校在全省普通高校數量的占比,北京本科學校數量占比達到73.9%,位居全國第一;陜西和上海的本科學校占比居二、三位,分別達到了59.8%和58.0%。作為“全國高校數量第一省”,河南的本科學校數量達到60所,但從占比來看,其本科學校數量僅占全省普通高校的34.5%,排名倒數第三,僅高于內蒙古和新疆。

今年河南新增的6所高校中,包括4所專科學校和2所本科學校。不可否認,增加專科學校供給,既能夠提高河南的高考錄取率,還能培養大量技術型人才,滿足區域經濟的發展需求。不過,在專家看來,對于河南來看,高等教育的短板,還是在質量。如何提高省內本科學校的辦學水平和質量,仍是河南創新發展的破局關鍵。

#動向

廣州設立規模100億元天使母基金

6月21日,廣州市依托廣州金控集團設立100億元天使母基金,在第13屆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開幕式上正式發布。廣州天使母基金錨定廣州“3+5+X”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聚焦新領域新賽道,重點投向種子期、天使期項目,通過“母子基金”+直投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長期資本、境外資本支持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同時在基金考核評價、容錯免責、風險防控等管理機制方面積極探索創新,不斷提升天使母基金運作效能,引導各類資本真正敢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湖北未來產業規模2026年劍指千億元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湖北省加快未來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其中提到,到2026年,未來產業技術創新、企業培育、產業發展、載體建設等取得突破性進展,組織100項原創性、顛覆性技術攻關,培育100個引領性、創新性產品,制定100項關鍵標準和規范,打造100個標志性應用場景,發展壯大100家科技領軍企業和創新型龍頭企業,建設10家未來產業科技園和未來產業先導區,未來產業總體規模達到1000億元。

內蒙古到2027年培育1—2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

6月20日,《內蒙古自治區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見稿)》發布。其中提到,到2027年,低空空域改革初見成效,基本構建自治區低空空管和運行服務保障體系,培育1-2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低空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通用機場建成數量達到50個、建設標準化臨時起降場(點)100個,建成2個以上低空飛行綜合服務站。低空經濟制造業實現突破,引育3-5家低空經濟頭部企業和30家研發制造企業,聚集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100家以上。

沈陽2025年全市儲能產業實現年產值200億元

6月20日,沈陽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沈陽市儲能產業發展規劃(2024-2030年)》,到2025年,全市儲能產業實現年產值200億元,培育形成5-8家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龍頭企業,集聚30-50家儲能產業相關企業,全市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力爭達到60萬千瓦左右。到2030年,全市儲能產業實現年產值1000億元,培育形成10-15家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龍頭企業,集聚50-80家儲能產業相關企業。

紹興發布集成電路產業“伙伴計劃”

6月20日召開的浙江省質量強鏈工作部署會暨集成電路產業質量提升工作現場會上,紹興發布實施集成電路產業質量強鏈“伙伴計劃”,將聚焦集成電路產業鏈供應鏈重大質量瓶頸問題,通過聚集政府部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術機構等資源,建強集成電路產業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臺,組團開展質量攻堅、質量標準制(修)定、質量技術服務、質量人才培養等活動,構建“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協同聯動產業體系。

#聲音

此次桂林城市內澇是否與水庫泄洪有關?廣西應急管理廳副廳長回應

據央視新聞消息,廣西桂林遭遇1998年以來最大洪水。不少受訪的當地居民認為,此次桂林城區被淹,主要是因為上游水庫泄洪引起,大家措手不及。有居民對水庫的調控提出了質疑,也有居民認為,水庫的水滿了,泄洪也是無奈之舉。

對此,廣西壯族自治區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應急管理廳副廳長周運逵接受央視《新聞1+1》采訪時表示,此次桂林城區出現嚴重內澇,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一,6月16日桂林漓江剛剛發生了一次超級洪水,洪水還沒有完全消退,漓江的水位還是相對比較高。其二,上游多地也發生了超過250毫米的特大暴雨,形成了大量的徑流其三,上游調節洪水的4座水庫,在上一輪降雨過程中蓄水已經滿了,發揮不了攔蓄洪水的作用。因此上游的水一來,就馬上迅速倒灌進入城內,形成比較嚴重的洪水。

周運逵說,是不是與水庫泄洪有關,其向水利部門了解,主要原因是由于上游的水庫水位已經滿了,上游來多少水只能被動地泄多少水。有部分群眾認為當地當時已經不下雨了,為什么還在漲水,誤認為是水庫泄洪造成的。關于這方面的情況桂林市已經請專家向市民作了解釋。

#數讀

5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7.2%

據國家能源局6月20日消息,6月2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5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5月份,全社會用電量775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從分產業用電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1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3%;第二產業用電量530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第三產業用電量141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9%;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9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5%。

1~5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3837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為36570億千瓦時。從分產業用電看,第一產業用電量49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7%;第二產業用電量2536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第三產業用電量691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7%;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559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9%。

#放榜

2024年中國城市開發投資吸引力排行榜,上海居榜首

6月19日,中指研究院發布了《2024年城市開發投資吸引力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上海、北京、深圳和廣州四個一線城市房地產投資吸引力排名依然領先全國,其中上海位列全國第一,杭州、成都、蘇州等城市綜合表現較好,位居全國前十。

中指研究院表示,當前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已發生重大變化,房地產市場整體仍處于調整階段,未來供需兩端政策有望繼續落地落實,促進市場預期修復,核心城市在政策優化、居民購買力較強等因素支撐下,房地產市場有望率先實現筑底企穩,企業也應抓住政策和市場窗口,持續深耕主流城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高校 企業 城市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 亚洲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本一高清二区视频久而久二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亚洲国内自拍愉拍中文字幕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