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有意思!AI助攻種水稻,就在成都這里→

成都發布 2024-06-18 10:03:43

為解決都市農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作物種植問題,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所團隊研發的AI輔助決策模型第一次走出溫室大棚,來到戶外大田,如同“未來大腦”一樣指導種田。團隊成員康子秋介紹道:“該模型將逐步從溫室走向大田,適用范圍將從單一作物的田塊逐步擴大到多種作物混合種植的田塊。”

6月14日,在成都崇州市天府糧倉核心區,一個約2000平方米的溫室大棚格外醒目。記者透過大棚玻璃看到,一串串顏色鮮紅的小番茄正待采摘。這就是利用AI輔助決策模型在大棚里面種植的番茄,在今年,該模型也首次從溫室大棚走到了戶外大田,指導農戶進行水稻種植。

“隨著不斷對模型進行完善,它將能夠逐步勝任更加復雜的環境,比如現在很多種植了各種作物的家庭農場,以后在AI輔助決策模型的幫助下,哪怕是農業‘小白’也能管理好農場里的作物。”康子秋告訴記者。

▲用AI輔助決策模型種出來的小番茄

AI種番茄

每串的顆數都控制在10顆左右

所謂AI輔助決策模型,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田間監控設備、環境監測數據,實時收集作物生長數據,然后經AI處理,生成相應的生產決策意見。種植戶可參考該意見,進行播種、施肥、打藥、收割等操作。

這個模型究竟長什么樣子?6月14日,記者來到成都崇州市天府糧倉核心區,在一個名為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所人工智能農場的約2000平方米大棚內,看到了這個神秘設備——一個邊長約為20厘米、大致為正方體的盒子,盒子上方有一個透明小球,下方有兩根線連接著基質條。

“這個就是溫室大棚光、溫、水、氣、肥的數據收集裝置,該裝置將收集到的數據發送給AI輔助決策模型,該模型根據這些數據經過算法得出相應的管理方案,種植戶僅需‘傻瓜式’地落實該方案就能種好作物。”現場管理人員趙輝告訴記者,大棚里有3種小番茄和一種絲瓜,都是根據AI輔助決策模型的指導來種的。

“我們利用這些傳感器、攝像頭甚至衛星遙感技術,即使不到現場,也能夠實時掌握作物的生長情況。”趙輝說,AI輔助決策模型會靠譜地告訴種植戶怎么設置肥料配比、加多少水、打什么藥等,“比如我們的攝像頭,它會實時監控秧苗的病蟲害等情況,AI會根據攝像頭捕捉到的圖像信息,自動產生相應的解決方案。”

記者看到,這些由AI種出來的小番茄個頭飽滿、顏色鮮紅、大小均勻,成串地掛在藤蔓上,甚至每一串的顆數都被精準地控制在了10顆左右。“如今已經到了采摘末期,我們的采摘時間是從每年的一月份一直到六月份。”趙輝說。

據了解,利用AI技術種番茄已經由來已久,早在2019年,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所團隊就已經利用該技術參與了全球人工智能農業控制挑戰賽,“我們發現,按照AI決策指令種植出來的番茄,比人工組種植的番茄產值更高,我們認為人工智能在農業方面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于是把技術帶回國內,并逐步將其適用范圍拓展到室外大田。”團隊成員康子秋告訴記者。

▲用AI輔助決策模型種出來的小番茄

首次走向戶外大田種植水稻

環境更復雜,對模型要求更高

今年4月,“天府糧倉”人工智能水稻種植挑戰賽正式開賽。據了解,這是AI輔助決策模型首次走出溫室大棚,來到戶外大田“一展身手”。比賽共設置了面積均為100畝的10個組,其中一組由AI輔助決策模型指導管理,另外9組由當地的種植能手憑借個人經驗來管理。如今,10個組的秧苗都已經播種完畢。

6月14日,記者看到了從室內大棚挪到戶外大田的攝像頭、傳感器。“雖然外觀上看起來和大棚里面的并沒有什么不同,但是對于AI輔助決策模型的要求卻高了很多,借助傳感器收集的數據,AI輔助決策模型就會像‘未來大腦’一樣指導種植戶種田!”康子秋說。

▲AI水稻種植田間監控設備

大棚內的環境總體是可控的,光溫水氣都可以根據作物的需求來調整供給;戶外大田卻截然不同,作物生長的環境更加復雜,在整個生長周期將會面臨不同的自然狀況,這就要求AI輔助決策模型不僅要考慮作物自身情況,還要兼顧環境因素。“在這樣的條件下,AI給出的決策建議要盡可能貼合實際情況,才能夠真正做到為種植戶分憂解難。”康子秋表示。

盡管面臨的情況十分復雜,但是康子秋所在的團隊仍然很有信心。康子秋表示:“我們會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模型算法,讓其給出的建議盡可能精準。”

正在探索更為復雜的種植環境

將來“小白”也能開農場

現如今,AI輔助決策模型算是從溫室大棚走到了戶外大田,但這卻似乎并不是它的終點。“我們這套模型的最終目的是讓其服務于都市農業,讓它在盡可能復雜的環境下,也能為種植戶提供指導建議。”康子秋表示,“讓那些即使不會種地的人在該模型的指導下也能種出平均水平,就是我們的目標。”

家庭農場作為都市農業的一種形態,近年來吸引了不少關注,據統計,當前四川省家庭農場已有約25萬家,其中近90%從事種、養殖業,2023年,全省家庭農場實現經營收入710億元。如何管理經營好農場,是一眾農場主所關注的話題。青白江阿智農場農場主張學智表示:“把復雜的農業簡單化,讓種地成為大家向往的職業,才會讓更多的人想來種地。”

崇州市青橋土地股份合作社農業職業經理人高穎作為一名“90后”,從2021年開始系統學習種田,“現在農村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會種田的更是少之又少,AI輔助決策模型能夠讓新手種出平均水平,對于農業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據了解,在利用AI輔助決策模型戶外種植水稻的同時,康子秋所在團隊還在探索如何將該模型用于果樹管理,“隨著不斷對模型進行完善,它將能夠逐步勝任更加復雜的環境,比如現在很多種植了各種作物的家庭農場,以后在我們的AI輔助決策模型的幫助下,哪怕是農業‘小白’也能管理好農場里的作物。”康子秋告訴記者。

 

責編 趙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无遮挡精品视频 |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 网爆热门视频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1区2区 | 在线不卡的午夜福利 | 午夜性刺激在线看免费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