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14 12:59:34
每經記者|陳夢妤 每經編輯|魏文藝
6月13日,據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消息,中建智地置業有限公司、北京市朝陽城市建設綜合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及江蘇綠建開發置業有限公司聯合體競得酒仙橋+前葦溝+中關村朝陽園北區的綜合出讓地塊,規劃建筑規模約28.3萬平方米,土地成交價款112億元。
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場研究負責人張凱指出,雖然是底價拿地,但112億元總價可以說是北京土拍市場近四年之最(僅統計集中供地以來)。
此前的5月6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發布全市首宗住宅+產業+配套組合供應用地預申請公告,起始價112億元。
該宗地塊由朝陽區酒仙橋舊城區改建項目1019-0005、0006、0007地塊、孫河鄉前葦溝組團棚戶區改造土地開發項目3006-006、008、009、010、011地塊、中關村朝陽園北區2905-0017地塊組成。
據悉,出讓后的酒仙橋1019-0005等地塊商品住宅銷售指導價高達12.5萬元/平方米,可上下浮動8%,也就是說,最高售價可達13.5萬元/平方米。
而孫河鄉前葦溝組團3006-006等地塊最終給出的商品住宅銷售指導價為7.98萬元/平方米,同樣可上下浮動8%,最高售價8.6萬元/平方米。這一指導價基本與周邊中建智地在售項目中建璞園銷售單價一致。
此次聯合體拿地后,中建智地將成為北京朝陽名副其實的“地主”。據中指研究院統計,今年1-5月,中建智地以45.6億元排在房企拿地金額榜第九位。
北京鏈家研究院院長高原認為,本次采取的“產業+住宅+配套”組合供應方式,對促進片區建立相對合理的職住平衡關系、滿足實際民生需求具有積極作用。
不過,高原也表示,此次土地資金體量大、開發難度高,需要開發企業承擔產業、要素導入的主體作用,才能夠推動區域整體發展革新,也需要具有多重資源的調度、管理能力才能真正共享城市發展紅利。此次拿地已開發企業向城市運營方向轉型,也是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的直接體現。
封面圖片來源:中指研究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