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公司快評|總裁等三人突然離職 捷榮技術應盡快打消投資者疑慮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30 14:20:31

每經評論員 賈運可

近日,捷榮技術(002855.SZ,股價21.5元,市值52.98億元)突發高層人員集中辭職事件,上任僅4個月的公司總裁牟健、財務總監唐建光和監事干黎術在短短數日(5月27日至29日)內相繼辭職。這一連串的離職不僅引發了投資者的關注和擔憂,也對公司的未來發展構成了挑戰。

根據捷榮技術的公告,牟健、唐建光和干黎術均因個人原因辭職,并在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值得注意的是,這三位公司高層均在2024年1月才首次入職捷榮技術,且牟健和唐建光都有在格林美的工作經歷。如此短時間內的集中辭職,不免讓人質疑是否存在影響公司經營的重大事項,公司應當對此進行自查,并及時向外界披露情況,以安撫投資者的情緒。

捷榮技術近年來的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公司營收連續兩年下滑,凈利潤連續三年為負。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4.49%,凈利潤虧損1.19億元;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2.99%,凈利潤虧損5027.72萬元。公司股價也表現疲軟,截至發稿,2024年以來公司股價已累計下跌約43%。

面對這樣的局面,公司亟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經營質效,優化管理結構,并努力找到新的增長點,以實現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捷榮技術于2023年12月14日公告變更審計機構,擬將2023年度審計機構由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簡稱大華所)變更為北京大華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簡稱北京大華國際)。該事項在公司2023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12月29日)上被審議通過。大華所因涉及金通靈財務造假案被暫停證券服務業務6個月,并被罰沒4132萬元。北京大華國際與大華所之間雖無直接股權關系,但其首席合伙人楊雄此前擔任大華所審計業務主管合伙人。捷榮技術解釋變更審計機構的原因時也表示,是為了保持審計工作的延續性,因審計團隊整體從大華所分立并被北京大華國際吸收合并。有鑒于此,三位公司高層匆匆入職又匆匆離職,不免惹人聯想。

總之,公司應多管齊下,將此次公司高層人員集中離職事件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通過穩定內部管理團隊,確保公司運營不受影響,并加強對外溝通,消除市場疑慮。捷榮技術目前面臨的挑戰不容忽視。公司應當迅速行動,提升經營效益,并努力探索新的業務機會。只有這樣,才能重新贏得市場和投資者的信任,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熱評 捷榮技術 消費電子 廣東省 消費電子概念 虛擬現實 智能穿戴 審計 投資 每經熱評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在线视频欧美日韩精品 | 亚洲无aV码在线中文字幕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免费 | 一级国产精品αV | 日本中文一二区高清精品在线 | 亚洲大乳高潮日本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