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23 21:48:04
每經記者 陳浩 每經編輯 張海妮
丨 2024年5月24日 星期五 丨
NO.1 諾納生物與阿斯利康就單克隆抗體項目達成協議
5月23日,諾納生物(和鉑醫藥全資子公司)宣布,與阿斯利康就臨床前單克隆抗體項目達成許可協議,加速腫瘤靶向療法的開發。根據協議,諾納生物在交易完成后將獲得1900萬美元首付款,并有權獲得1000萬美元可預期的近期里程碑付款,以及5.75億美元開發、監管及商業里程碑付款和基于凈銷售額的分級特許權使用費。此外,如果阿斯利康行使選擇權,諾納生物將進一步獲得相關付款。
點評:這一合作不僅為諾納生物帶來了可觀的財務收益,更重要的是,它將加速腫瘤靶向療法的開發,有望為癌癥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NO.2 羅氏潛在“first-in-class”抗體在中國獲批臨床
據醫藥觀瀾,5月22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官網公示,羅氏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公司申報的1類新藥vixarelimab注射液獲批臨床,擬開發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根據公開資料,vixarelimab是一款潛在“first-in-class”阻斷OSMRβ的全人源單克隆抗體,目前在國際上處于2期臨床階段。潰瘍性結腸炎屬于炎性腸病的一種,會造成腸胃道慢性發炎。患者可能會有的癥狀包含腹瀉、腹痛、血便、直腸出血、體重下降與疲勞。
點評:潰瘍性結腸炎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新藥的臨床試驗獲批,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希望。
NO.3 奇正藏藥:擬使用不超18億元閑置自有資金理財
5月23日,奇正藏藥公告,公司及子公司擬使用最高額度不超過18億元閑置自有資金進行委托理財,在上述額度內,資金可以在一年內滾動使用。到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賬上貨幣資金余額為3.57億元。
點評: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不可或缺,但規模不宜太高。如果購買理財產品的規模太高,則可能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
NO.4 輝瑞宣布3年內還將持續裁員
據健識局,5月22日,輝瑞在一份公告中宣布:將啟動一項持續多年的成本削減計劃,內容涵蓋提升運營效率、改善工作結構、增強產品組合等方面。輝瑞指出,該計劃將分多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側重于提升運營效率,目標是到2027年底節省15億美元,預計于2025年開始體現。輝瑞介紹,包括人員遣散費用在內,實施此項計劃的一次性成本將高達17億美元,這部分支出將主要在2024年財報中體現。目前,輝瑞并未透露裁員涉及的崗位數量及類型。
點評:在新冠藥物需求消退以后,輝瑞的業績面臨大幅下滑的壓力,公司目前正在大力削減開支。
NO.5 華納藥廠:與私募基金合作投資
5月23日,華納藥廠公告,為借助專業投資機構的投資經驗和資源,探索生物技術、創新藥、醫療服務、醫療器械領域的投資機會,華納藥廠擬以自有資金出資不超過4000萬元,認繳禾怡遠景17.9767%的出資額。據悉,該基金投資于境內和境外醫療健康行業相關投資領域和相關行業的早中期、初創期企業,定位為醫療大健康領域早期成長階段風險投資基金。
點評:通過這樣的投資,有助于華納藥廠擴展其業務范圍,但投資私募基金具有投資周期長、流動性較低等特點,公司未來的收益具有不確定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