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09 21:10:40
每經編輯 孫志成
據新華社,巴西南部南里奧格蘭德州自4月末開始遭受暴雨侵襲,惡劣天氣引發的洪水等災害已導致400多人傷亡。雖然降雨一度短暫停止,但氣象部門預計該州8日晚將迎來新一輪風暴,多項救援工作被迫中止。
5月7日,在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圣萊奧波爾多,一名男子在被洪水浸泡的建筑物上休息。
圖片來源:新華社發(克勞迪婭·馬爾提尼攝)
已致上百人死亡
巴西海軍出動大型軍艦
巴西氣象部門8日下午發布的公告顯示,南里奧格蘭德州當晚將迎來冰雹和大風天氣。此外,該州北部和東部地區本周末將遭遇新一輪冷鋒帶來的降雨天氣。
南里奧格蘭德州首府阿雷格里港市政府同樣預警,當地時間8日下午將迎來降雨、雷暴以及時速超過80公里的大風,當天下午展開的一切民間救援行動因而叫停。
巴西梅特蘇爾氣象公司和巴西自然災害預警機構預計,南里奧格蘭德州南部地區暴發更多洪災的“風險很高”,而且洪災“規模較大”。
南里奧格蘭德州民防部門8日發布的消息顯示,4月29日以來,該州遭受迄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連日暴雨引發洪水和山體滑坡,共造成至少100人死亡、372人受傷,另有128人失蹤,超過130萬人受災。該州497個城市中有417個受到影響,超過16萬人無家可歸,超過6.6萬人被安置在避難所。
據海客新聞,一段視頻顯示,在阿雷格里港,一只鱷魚在被淹沒的街道上游泳。
據文匯報,南里奧格蘭德州州長萊特說,當前局面好似“戰爭場景”,需要采取“戰后措施”來應對。州政府呼吁人們捐助床墊、床單和個人衛生用品等物資。
巴西軍方參與救援協調工作的馬塞洛·祖科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鑒于本周末前阿雷格里港將遭遇強降雨,他領導的救援小隊正爭分奪秒開展救援工作,為當地災民提供后勤保障,送去水、藥品和食物等,并將病患送往醫院。
5月8日,在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新弗里堡,志愿者為受災民眾分發救援物資。
圖片來源:新華社發(克勞迪婭·馬爾提尼攝)
據新華社,阿雷格里港人口約130萬。受本輪惡劣天氣影響,許多人家已斷水斷電多日。市長辦公室消息說,阿雷格里港6家污水處理廠中眼下僅有2家維持運行,許多醫院和避難所不得不依賴運水車解決飲用水需求。
為了支援救災,巴西海軍8日向南里奧格蘭德州派出“大西洋”號多用途航空母艦,艦上設有兩個移動污水處理裝置。
鑒于遭受洪水侵襲的南里奧格蘭德州是巴西重要產糧區,巴西聯邦政府表示將進口20萬噸大米,以穩定市場供給、防止哄抬物價。
5月8日,在巴西南里奧格蘭德州卡諾阿斯,救援人員進行搜救。
圖片來源:新華社發(克勞迪婭·馬爾提尼攝)
巴西全國市政聯合會的一份報告估算,南里奧格蘭德州約6.1萬戶民宅因暴雨和洪災受損或被毀,損失金額折合共計63億雷亞爾(約合12.4億美元)。
巴西聯邦政府6日宣布該州進入公共災難狀態,并從次日開始發放國防民用資源用于賑災和重建工作。
世界氣象組織稱與厄爾尼諾有關
據新京報,世界氣象組織5月7日表示,巴西此次創紀錄的暴雨導致的洪災和厄爾尼諾現象有關。從4月底到5月初,厄爾尼諾現象阻擋了冷鋒,并使得南里奧格蘭德州上空的不穩定系統更加集中。此外,靠近赤道的南大西洋的高溫導致濕度增加,這也加劇了降雨。
厄爾尼諾現象會導致太平洋地區海水變暖,從而使全球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干旱,而另一些地區降雨量過多。在巴西,厄爾尼諾現象歷史上曾在北部引發干旱,南部引發洪災。
去年開始,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變得尤其嚴重,亞馬遜地區出現了歷史性的干旱。而就在4月早些時候,以沙漠環境聞名的沙特阿拉伯等多個中東國家也遭受洪水襲擊,沙漠城市阿聯酋的迪拜出現了令人震驚的短期集中降水量,一夜之間累計降水相當于全年總和。
科學家還警告,由于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極端天氣發生的頻率正變得越來越高。
據財聯社,多國氣象機構均預測,厄爾尼諾在今年初達到高峰后,有80%的概率將會在今年二季度結束;其中動作比較快的澳大利亞當局,已經宣布厄爾尼諾在4月底結束了。
與此同時,預測人員也預期,隨著熱帶太平洋在4-6月過渡到中性狀態后,北半球有超過8成的概率能夠在今年秋季或初冬迎來拉尼娜現象,推動太平洋海水溫度異常降低。
據新華社,世界氣象組織8日發布的《2023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氣候狀況》報告顯示,厄爾尼諾現象和長期氣候變化去年重創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干旱、熱浪、野火、極端降雨和創紀錄的颶風對當地民眾健康、糧食和能源安全以及經濟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報告說,去年是該地區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比1991至2020年的平均氣溫高0.82攝氏度。墨西哥是該地區變暖速度最快的國家。
報告指出,去年年中從拉尼娜現象向厄爾尼諾現象的轉變導致降雨模式出現大幅變動,許多地區經歷干旱和洪澇兩極反轉的極端情況。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南大西洋、亞熱帶和熱帶北大西洋的平均海平面上升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很多沿海居民面臨威脅。
數據顯示,2023年該地區共報告了67起與氣象、水文和氣候相關的災害事件,其中與風暴和洪水有關的災害事件占77%。據估計,這些災害事件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10億美元,由于報告不足以及一些國家數據缺失,實際損失可能更高。
報告還說,災害和氣候變化對該地區農業和糧食安全造成沉重打擊,去年1380萬人遭受嚴重糧食危機。厄爾尼諾現象對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的負面影響會持續。
編輯|孫志成?杜波 蓋源源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新華社、央視新聞、海客新聞、新京報、財聯社、文匯報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