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07 21:42:31
◎從2023年財報中可以看出,華大九天為國內EDA龍頭,其涉及領域也最多;廣立微更傾向于制造類EDA;概倫電子制造類、芯片設計類EDA兼而有之。
每經記者 朱成祥 每經編輯 陳俊杰
近日,國內三大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廠商相繼披露2023年財報。華大九天(301269.SZ,股價79.74元,市值432.9億元)、廣立微(301095.SZ,股價51.93元,市值103.9億元)、概倫電子(688206.SH,股價15.33元,市值66.50億元)營收分別為10.10億元、4.78億元和3.29億元,同比增長26.61%、34.31%和18.07%。
2023年,三大EDA廠商營收均保持增長。不過凈利潤表現卻有所分化。2023年,華大九天、廣立微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01億元和1.2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20%和5.30%。
相比之下,概倫電子2023年虧損5631.56萬元。要知道,2022年概倫電子凈利潤仍為4488.61萬元,即概倫電子2023年凈利潤同比下滑225.46%。
從2023年財報中可以看出,華大九天為國內EDA龍頭,其涉及領域也最多;廣立微更傾向于制造類EDA;概倫電子制造類、芯片設計類EDA兼而有之。
華大九天稱,公司原有產品包括模擬電路設計全流程EDA工具系統、數字電路設計EDA工具、平板顯示電路設計全流程EDA工具系統、晶圓制造EDA工具和先進封裝設計EDA工具等軟件。2023年,公司新推出了存儲電路設計全流程EDA工具系統和射頻電路設計全流程EDA工具系統等軟件。
華大九天特別強調,其為我國唯一能夠提供模擬電路設計全流程EDA工具系統的本土EDA 企業。
相比于傳統的設計類EDA,廣立微與晶圓制造的關系更密切。公司2023年財報顯示,驅動公司業績可持續發展的“三駕馬車”分別為電子設計自動化(EDA)軟件、半導體大數據分析與管理系統、晶圓級電性測試設備。
其中,廣立微EDA軟件分別包括集成電路良率提升相關設計軟件、可制造性設計(DFM)EDA軟件、可測試性(DFT)EDA軟件。
可以看出,廣立微旗下EDA軟件均與芯片制造、芯片測試有關?;蛞蛴诖?,廣立微營收中,占比最高的為測試設備及配件。2023年,廣立微軟件開發及授權、測試設備及配件、測試服務及其他營收分別為9323.04萬元、3.84億元和35.20萬元,占營收比例分別為19.52%、80.41%和0.07%。
概倫電子方面,其2023年集成電路制造類EDA軟件、集成電路設計類EDA軟件、半導體器件特性測試系統、技術開發解決方案營收分別為1.00億元、1.01億元、8238.72萬元和4282.43萬元。
透析三大國產EDA廠商財報,《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華大九天、廣立微和概倫電子均在積極利用并購工具。
概倫電子認為,EDA在整個半導體行業中,是一個市場規模較小,但技術流程很長的產業,需要種類繁多的軟硬件工具相互配合形成工具鏈。以三巨頭之一的新思科技為例,其完整覆蓋芯片全設計流程的工具就有幾百種。很難有企業能夠通過內部不斷研發出幾百種點工具,即使有持續研發的經費,由于產業的快速發展,其產品研發速度也很難能跟上摩爾定律。因此,EDA 企業需要通過并購已經被市場證明成功的產品及其企業,進行技術整合,將并購作為內部研發的有效補充,通過不斷地行業并購、兼并來提升競爭力,逐漸發展為龍頭企業。
回顧EDA三巨頭的發展史,同時也是頻繁的并購史。在過去的30多年中,發生的EDA行業并購案近300次。以鏗騰電子為例,其自身就是在1988年由ECAD Systems和SDASystems兩個公司合并而成,合并使兩家公司均擺脫了EDA創業公司的束縛,開始了其產業壯大之路。
2023年1月12日,華大九天通過其子公司深圳九天收購芯達芯片科技有限公司,股權取得成本為6947.50萬元。華大九天稱,標的的技術在業界具有領先優勢,與公司現有產品具有互補性和協同效應,可以提升公司特征化提取工具研發團隊的技術水平,對公司打造國際領先的特征化提取工具具有積極意義。
華大九天追求互補性,而廣立微則為了從制造類進軍設計類。報告期內(2023年),廣立微收購了上海億瑞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43%的股權,并將億瑞芯并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內。
廣立微表示,億瑞芯是一家以集成電路可測試性設計(DFT)技術服務及產品開發為主營業務的企業。該股權收購標志著公司從專注制造類EDA向設計類EDA擴展邁出了第一步。
相比華大九天和廣立微,概倫電子雖然營收規模最小,并購卻最為積極。概倫電子表示,公司一直堅持在開展自主研發提升技術實力的同時,通過股權投資、并購整合、戰略合作等多種手段,不斷完善EDA產品鏈。迄今,已完成了4次并購整合和9次股權投資動作,范圍覆蓋了包括數字仿真驗證、邏輯綜合、布局布線、電磁場仿真等數字電路設計、模擬電路設計、晶圓制造等EDA全版圖。
從國內三大EDA廠商財務表現看,概倫電子與前兩大廠商差距在拉大。對于公司凈利潤表現,概倫電子稱主要是計提股份支付費用及研發投入增速較高所致。
概倫電子表示,EDA行業是技術密集型行業,考慮到公司目前的盈利水平相對較低,公司持續進行產品創新導致的研發費用增加,實施股權激勵導致的股份支付費用增加,可能導致公司在一定期間內持續虧損。
不過,2023年概倫電子剔除股份支付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13.37萬元,同比下降158.22%。也就是說,剔除股份支付影響后,概倫電子依舊虧損。
對于研發投入增速較高,記者對比后發現,三大EDA廠商研發費用及增速均較高。2023年,華大九天、廣立微、概倫電子研發費用分別為6.85億元、2.09億元、2.34億元,同比增長40.72%、67.70%、67.15%。
值得注意的是,概倫電子的收購也對其業績帶來影響。
2023年5月,概倫電子收購福州芯智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智聯)100%股權。概倫電子認為,芯智聯的現有技術和產品能夠將公司在芯片級EDA設計和驗證的領先地位拓展至板級和封裝級設計,既彌補了公司產品在板級和封裝級設計的空白,又能夠和公司已有的先進設計和驗證技術相結合。
2023年,芯智聯凈利潤為-462.49萬元。不僅僅是芯智聯,概倫電子此前收購的北京博達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達微),也對上市公司業績帶來影響。2023年,博達微凈利潤為-1247.17萬元。
概倫電子認為,公司在上市前先后完成了對博達微、Entasys、芯智聯、Magwel的收購并成功進行了整合,為公司持續進行并購提供了范本。
除了博達微、芯智聯外,Entasys和Magwel在2023年凈利潤分別為-14.90萬元和150.03萬元。這4家公司均為概倫電子100%持股,4家合計凈利潤為-1538.53萬元。
考慮到概倫電子剔除股份支付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13.37萬元,可以認為,對這4家子公司的并購是導致概倫電子虧損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博達微凈資產為-1378.93萬元,這意味著博達微可能需要概倫電子持續“輸血”。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