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車展季·大咖說丨寶馬董事長齊普策:將繼續高度關注中國,對沒有利潤的增長不感興趣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29 13:17:02

每經記者 裴健如    每經編輯 孫磊

“首先,寶馬并不認為電動汽車是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唯一出路。這是不可行的,因此我們也并未以全部實力押注電動汽車,相反我們采取了技術開放、多種動力技術并行的策略,并且會根據不同市場的需求進行相應的調整。”在2024北京車展期間,在被問及如何看待當前部分汽車廠商放緩電動化進程時,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如是表示。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他進一步解釋稱,行業政策、基礎設施及個人出行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決定了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將長期并存。“我們從來沒有過于加速,也從來不想減速。到2030年,寶馬集團的銷量中將有大約50%是電動車。寶馬的發展路線圖和時間表是非常清晰的,也是一以貫之。BMW新世代車型推出的時間是2025年,可以說適逢其時,2025年到2030年將是(寶馬電動化進程)進一步加速的階段。”齊普策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在本屆北京車展上,寶馬新純電動車BMW i4于全球首發。而在車展開幕前夕的2024寶馬集團之夜上,BMW新世代概念車完成中國首秀;MINI首款純電動跨界車型MINI Aceman全球首秀;全新電動MINI Cooper也正式亮相中國。

在齊普策看來,電動化、數字化和可持續發展是汽車行業的大趨勢,定義了未來的汽車。而BMW新世代車型將未來出行三大領域的核心創新集于一身,它不僅僅是一款車型,更是一個技術平臺,代表著下一代寶馬全新產品系列的開始。

未來幾年將聚焦三個方面

據齊普策介紹,接下來幾年內,寶馬將聚焦“工業化量產創新技術”“技術創新應當隱于無形”“繼續高度關注中國”這三個方面。

具體來看,在工業化量產創新技術層面,目前以創新為驅動的發展已經在寶馬進入工業化量產階段,新的電驅系統將搭載第六代BMW eDrive電驅技術,采用圓柱電芯,能量密度提升30%,充電效率提高30%,能效也提升25%。

對“技術創新應當隱于無形”,齊普策解釋稱,寶馬對內飾進行極簡的設計,旨在令駕駛者握著方向盤,眼睛專注于前路,為此需要將大量技術隱于無形,不讓技術喧賓奪主。“車內過于紛繁復雜的技術應用往往讓用戶覺得無從適應,我們認為這不是行業的未來。”齊普策認為。

而針對“繼續高度關注中國”,齊普策則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市場。“時至今日,中國所取得成功的背后動因也會驅動中國未來的發展。我們看到并高度關注中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寶馬也會在這樣的環境下繼續保持競爭優勢。”齊普策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4月26日,寶馬宣布,計劃對沈陽生產基地增加投資200億元人民幣。此項投資的重點聚焦于寶馬在華生產的發源地——大東工廠的大規模升級和技術創新,從而為2026年啟動寶馬“新世代”車型的本土化生產奠定基礎。自2010年以來,寶馬沈陽生產基地累計投資已達1050億元人民幣。

據了解,2024年,寶馬將在中國市場推出20余款BMW和MINI品牌的新產品。電動化產品層面,今年內,寶馬在中國市場提供的純電車型將達到11款,同時還提供兩款電動摩托車。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此外,寶馬也在強化與中國本土企業的合作。據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翔介紹,寶馬在中國建立了德國以外最大的研發基地,有超過3000位工程師,與中國科技伙伴、初創企業、本土合作伙伴和學術界緊密合作,共同打造創新技術,例如在高階駕駛輔助技術領域的開發與合作。“寶馬南京誠邁軟件團隊的研發內容有很多是與新世代車型相關的,可以說這里為中國也為世界進行研發。寶馬已經在與中國企業進行深度的技術合作了。”高翔認為。

“寶馬對沒有利潤的增長不感興趣”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汽車“出海”不斷獲得新突破的背景下,也遭遇了“逆風”。例如,據新華社報道,去年10月,歐盟發起了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并對3家中國企業進行抽樣調查。

對此,齊普策明確表示,“我們并不認為調查對我們有什么負面影響。從寶馬的角度來講,中國是競爭激烈的市場,歐洲也一樣是具有競爭性的市場,寶馬并不支持這樣的調查”。

在他看來,首先,中國是當前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有很多廠商參與這個市場。這個市場規模非常大,各廠商必須要有自己的競爭優勢;其次,歐洲大部分純電動車的進口,是來自像寶馬這樣在中國經營的非本土整車廠。

“從這個角度來說,寶馬其實可以被視為一家中國企業,我們把中國產品出口到歐洲。對一個真正全球化的企業來說,我們不能局限于某一個特定的市場。寶馬在中國有長期的布局,在歐洲、美國、北美市場也是如此。一個全球化的公司,應該有能力適應各區域市場的需求,適應當地的監管要求。”齊普策表示,“寶馬支持自由貿易,希望降低而不是提高貿易壁壘。全世界的活動包括降低碳排放、管理全球供應鏈,以及可持續性方面的工作,都要采取合作的方式,誰都不能獨善其身,所以自由并且公平的貿易非常關鍵”。

實際上,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不少車企為了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往往選擇了價格戰,而這無疑會對盈利造成傷害。正因如此,業內有觀點稱,新能源車是在“賠本賺吆喝”。而在如此內卷的環境下,如何平衡盈利與市占率,更加考驗著車企管理者的智慧。

“我再次強調,寶馬對于沒有利潤的增長不感興趣。”對此,齊普策的答案簡單直觀。

官方數據顯示,2023財年,寶馬營收為1554.98億歐元,按照預期實現了該財年的業務目標。在中國市場,寶馬共交付超過82萬輛BMW和MINI汽車,同比增長4.2%,其中寶馬純電動車全年交付量約10萬輛,同比增長138%。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非常坦率的講,我們傳統的競爭對手是奔馳和奧迪,以及一些其他品牌。但在過去3年中,我們并不僅僅是領先,事實上我們還擴大了領先的差距,希望2024年也是如此。但寶馬真正感興趣的并不是銷量增長,寶馬的目標是成為持續盈利的公司。”齊普策解釋稱,“目前汽車行業過度專注于新車銷售,但是汽車是長期投資,是固定資產。新車銷售很重要,但更重要是在銷售之后發生的情況,這就是寶馬另外一個核心優勢,也就是售后服務,這是我們業務板塊中很大的一部分。”

而對于如何應對中國市場的變化,高翔表示:“平衡的組合才是我們真正要的。從去年的業績可以看出,我們有非常好的平衡。在25萬元以下的汽車市場中,一些競爭確實發生了。但在25萬元以上的價格區間內,寶馬的燃油車和電動車是有利潤增長的,這對于我們的成功非常重要。在靈活性方面,電動車和燃油車之間的轉化,在不同城市、不同國家、不同細分市場情況都不一樣。寶馬可以靈活地滿足客戶的需求,這也是去年我們成功的原因。未來幾年也將如此,因為我們保持著靈活性。”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性深夜福利免费网站 | 亚洲中文精品a∨在线 | 日本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国产高清 | 永久免费在线观看全网站 | 久热国产精品视频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