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15 23:49:31
繼續為貿易復蘇注入信心
每經記者 吳林靜 楊歡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圖片來源:新華社
第13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廣州今日開幕,于4月15日至5月5日在線下分三期舉辦,同時常態化運營線上平臺。線下展,按13大類商品設置55個展區,展覽面積約155萬平方米,展位總數約7.4萬個,參展企業達2.9萬家。其中,新企業超4300家;參加出口展企業2.86萬家、進口展企業680家;民營企業占比增至91%。
與前幾屆廣交會相比,本屆廣交會更注重提升專業性和參展質量。主題層面,分別設置了“先進制造”“品質家居”“美好生活”分期主題,也設置了培育新能源汽車及智慧出行、工業自動化及智能制造、新能源等與新題材、“新三樣”相關的展區。
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層面,本屆廣交會突出科技特色,參展企業中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制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等稱號的優質特色企業超5500家,比上屆增長20%。服務貿易新業態層面,本屆廣交會首次試行設置跨境電商綜試區和海外倉展示區,面積3000平方米。
解讀:今年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10萬億元,同比增長5%,增速創6個季度以來新高。廣州也拿下“開門紅”,今年1-2月,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9.2%,高于同期全國8.7%的增速。
在這樣的背景下,被譽為“中國對外貿易的晴雨表和風向標”的廣交會,來到第68個年頭,客商和貨物從全球而來,奔赴這場盛會。正如廣交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對外貿易中心主任儲士家所言,在外需不確定性增強,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當下,如期而至的廣交會,再一次向世界展現了中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和信心。
最初,廣交會以低附加值的農產品和初級產品為主;如今,廣交會上的高技術企業參展商不斷增多。本屆廣交會的第一期將以“先進制造”為主題,匯聚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現場將呈現超25萬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
以上數據都是新質生產力的體現,而這既是中國外貿提高競爭力的關鍵,也是在不確定的外貿形勢下可以把握的確定性。20天的會期,一晃而過。參展企業期待“能給企業帶來更多曝光和后續訂單”,廣州則期待打好“中國第一展”這張牌,繼續為貿易復蘇注入信心。
重慶2027年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9.5%
近日,重慶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重慶市大力實施“智融惠暢”工程高質量建設西部金融中心行動方案(2024-2027年)》,為西部金融中心建設保駕護航。力爭到2025年,全市金融業增加值達到3000億元,占GDP比重達到9%;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6.2萬億元、6.6萬億元,上市企業數量達到125家;到2027年,全市金融業增加值達到3800億元、占GDP比重超過9.5%,本外幣存貸款余額均達到8萬億元,上市企業數量達到160家。
陜西印發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
《陜西省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已于日前印發,以推動全產業鏈節能降碳、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加強技術研發應用和強化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為著力點,推動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據“十五五”期間,陜西有色金屬行業用能結構將大幅改善,重點品種能耗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再生金屬供應比例持續提升,行業低碳工藝研發及應用實現重大突破,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基本建立,產業布局更加合理,產業結構顯著優化,確保有色金屬行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
全國首個住房供應鏈平臺在漢上線
4月14日,武漢安居供應鏈平臺發布推介活動舉行。作為湖北省首個住房供應鏈平臺,當天正式上線的該平臺也成為全國首個啟動運營的住房供應鏈平臺。武漢安居供應鏈平臺由武漢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支持、武漢城建集團落實共同打造。與其他平臺線上引流、線下交易的傳統方式不同,武漢安居供應鏈平臺打造了以“一鏈五模塊”為核心應用的安居供應鏈平臺,圍繞集采商城、城市服務、武漢好房、保障房、金融集市等5個模塊,以線上線下融合、需求端與供應鏈同步上鏈,一站式、全方位解決市民住房需求。
“以舊換新”湖南版政策來了
4月14日,湖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湖南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解讀新聞發布會。據悉,此次方案聚焦十大領域,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產品供需對接等四大行動。其中,設備更新行動旨在推動工業領域、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更新,交通運輸設備更新換代、農業機械裝備升級,提升教育、醫療、文旅設備水平。
厄爾尼諾不斷衰減對氣候影響結束?專家:預計今夏氣候仍異常
2023年5月開始的厄爾尼諾事件在2023年12月達到峰值,國家氣候中心最新預測,今年1月以來,厄爾尼諾不斷衰減,預計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將于4月到5月結束。
這是否意味著厄爾尼諾帶來的氣候影響也隨之結束?“厄爾尼諾的衰減或結束并不意味著其氣候影響的結束。”中國氣象局氣候服務首席專家、國家氣候中心二級研究員周兵指出,根據歷史資料統計,厄爾尼諾次年往往是我國夏季氣候最為異常的年份。隨著厄爾尼諾事件的結束,印度洋海溫的升高對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有重要影響,熱帶太平洋和熱帶印度洋的相互作用,可以繼續對我國的氣候產生影響。
我國連續7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
據商務部消息:2023年,我國進出口5.94萬億美元,連續7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在世界經濟艱難復蘇的大背景下,我國保持了國際市場份額的總體穩定,顯示出較強的發展韌性。
世界貿易組織當地時間4月10日發布2023年全球貨物貿易數據。數據顯示,全球貨物出口3年來首次下降。2023年,全球出口總額23.8萬億美元,下降4.6%,繼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增長后再次下降。
在此背景下,2023年,我國出口3.38萬億美元,國際市場份額14.2%,與2022年持平,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一;進口2.56萬億美元,國際市場份額10.6%,較2022年微增,連續15年保持全球第二。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表示,穩定的進出口市場份額充分表明,依托產供鏈配套集成優勢和持續創新能力,我國的各類優質產品深受國際市場歡迎。依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我國進口也為各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2024年,我國貿易表現值得期待。
范波任山東省委常委
據山東省委組織部微信公眾號“魯祖軒”4月15日消息,日前,中共中央批準:范波同志任山東省委委員、常委。范波出生于1969年10月,湖北洪湖人。他曾在原國家計委、國家發改委、四川省工作,擔任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協調組組長(正司長級)兼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產業司副司長,四川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黨組書記,自貢市委書記等職務。2022年7月,范波跨省履新,出任山東省政府黨組成員、副省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