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11 23:45:01
每經記者 宋欽章 每經編輯 張益銘
4月11日,民生信托在公司官網發布公告稱,為提升公司經營管理效能,經股東會、董事會審議通過,民生信托與中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華融國際信托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委托服務協議》,聘請上述兩家公司為民生信托日常經營管理提供服務。
民生信托表示,公司相關的債權債務關系、信托法律關系不因此而發生改變。委托服務自2024年4月11日開始,結束時間由雙方協商。
民生信托2022年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末,公司實際管理信托資產984.49億元,管理契約型私募基金規模57.86億元,公司固有資產總額達到117.16億元(母公司口徑)。報告期內,公司累計向信托受益人支付的投資收益總額達18.21億元(含私募基金)。合并報表顯示,民生信托2022年凈利潤虧損約37.06億元。
圖片來源:公司年報
值得一提的是,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報告中提到,不對后附的民生信托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
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在“形成無法表示意見的基礎”部分提到,無法就民生信托相關預計負債計提金額的準確性以及未判決訴訟案件和潛在訴訟事項可能導致的損失金額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也無法確定是否有必要對相關財務報表金額及披露進行調整。
據了解,民生信托的歷史可追溯至1994年成立的中國旅游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即民生信托的前身。后經過泛海控股集團重組并入股,名稱變更為中國民生信托有限公司。
根據泛海控股2023年半年報,泛海控股間接持有民生信托87.48%的股權,是民生信托的實際控制人。2023年8月1日,泛海控股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民生信托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2024年2月7日,泛海控股發布《股票終止上市暨摘牌公告》,宣告其在A股市場的生涯走向終結。
記者注意到,民生信托還出現過繞道認購股東債券、接盤風險項目等問題。
例如,2022年,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發布一系列自然人投資者“追債”民生信托的判決書。判決書顯示,2021年12月15日,前北京銀保監局發布《銀行保險違法行為舉報調查意見書》,經核查,民生信托于2020年10月至12月陸續將匯豐3號信托資金用于如下用途:一是通過繞道非關聯方將信托資金用于其股東或用于認購股東方發行的債券,規模合計16.58億元;二是繞道信托計劃最終用于接盤民生信托風險項目,規模約為1.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民生信托還曾陷“蘿卜章”風波。
2021年11月25日,四川路橋發布公告稱,“兩只名稱中帶有‘四川路橋’的民生信托產品發生延期,這兩只信托產品分別名為‘民生信托致信1091號四川路橋建設特定資產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民生信托致信1093號四川路橋建設特定資產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經公司核實,公司并未簽訂過上述兩只信托產品涉及的底層資產合同。
除此之外,2020年9月10日,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發布《關于不法分子盜用我司子公司名義偽造合同發行信托產品的免責聲明》。明確提到,發現兩份盜用中建五局子公司中建五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名義、虛構交易事實、私刻三公司印章和天津華航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的《型材買賣合同》,而民生信托以上述虛假合同作為資產包發行了“至信1095號中建五局特定資產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產品。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13982426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