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秦川如何走出圍城?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09 19:26:43

雖然承載著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使命,但行業基礎能力薄弱、進口依賴度高等難題,龍頭也難免面臨壓力。

尤其是2023年,機床行業整體需求減弱,訂單總量下滑,同時價格下行成本上升,雙向壓縮企業利潤空間。報告期內,秦川機床營業收入同比下降8.29%,歸母凈利潤下降超八成。

每經記者 張文瑜    西安    每經編輯 賀娟娟

工業母機,生產機器的機器,是工業制造產業鏈最核心的環節。   

秦川機床(000837)作為老牌機床巨頭,其起步于“三線建設”時期,在寶雞扎根近60年,被視為陜西的工業明珠。2014年,秦川集團完成整體上市,但業績波動較大,一度游走在退市邊緣。

在大股東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法士特)的站臺及自身加速“瘦身健體”整合下,2020年秦川業績翻盤,且連續三年營業收入突破40億。

2021年,秦川機床凈利潤達到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并被指定為陜西數控機床產業鏈“鏈主”企業。

雖然承載著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使命,但行業基礎能力薄弱、進口依賴度高等難題,龍頭也難免面臨壓力。

尤其是2023年,機床行業整體需求減弱,訂單總量下滑,同時價格下行成本上升,雙向壓縮企業利潤空間。報告期內,秦川機床營業收入同比下降8.29%,歸母凈利潤下降超八成。

凈利潤下降八成

從其披露的2023年年報來看,報告期內,秦川機床實現營業收入37.61億元,同比下降8.29%;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25.83萬元,同比下降81.00%。

雖然秦川機床營業收入下滑幅度并不大,但其凈利潤卻下降了近八成,且扣非凈利潤是虧損的,這意味著公司主營業務并未實現良好的盈利。

具體來看,2023年秦川機床扣非凈利潤為-3466.62萬元,同比下降155.56%。

報告期內,公司合計非經常性損益為8692.45萬元,其中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為1.13億元,少數股東權益影響額(稅后)為-1021.54萬元。

分季度來看,2023年第二季度開始,秦川的主營業務就開始虧損,其二三四季度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896萬元、-1106萬元、-2468萬元。

圖片來源秦川機床公告

不過,受政府補貼及投資收益等因素的影響,直至第四季度,秦川機床的歸母凈利潤才轉為虧損狀態。

分產品來看,機床類產品作為秦川收入大頭,占比達到了47.34%。但相較上年同期,其機床類產品銷售量降低5%,營收下降了17.83%,產品毛利率亦較上年減少了1.83%,是此次秦川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

作為行業龍頭,秦川的利潤壓力或是行業縮影。

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披露,受國際環境、地緣政治及下游裝備投資乏力等因素影響,2023年機床行業整體需求減弱,訂單總量下滑;同時產品售價下行成本上升,雙向壓縮了企業利潤空間。

報告期內,機床工具行業完成營業收入10974億元,同比下降10.3%;實現利潤總額1132億元,同比下降35.8%。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我國機床行業大小周期見底回升,而預計隨著未來新一輪補庫周期開始,疊加2024年仍處于更新需求高峰期,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提升。

根據歷史規律來看,機床的替換周期通常在8—12年左右。尤其是近期相關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的政策陸續落地,包括數控機床在內的機床工具行業或將在2024年迎來復蘇。

針對業績變動原因,《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秦川機床董秘辦進一步了解情況,但截至發稿,對方電話無法接通。

新一輪定增落地

雖然機床行業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但在此前優化產業結構、調整組織機構、推動秦法協同等一系列大刀闊斧改革下,秦川機床整體基本面仍然穩定的。

就年報來看,2023年,秦川機床研發投入為1.99億元,占營業收入的5.30%。

報告期內,秦川機床聚焦產品技術研發,通過了36個重點項目的實施,提高了自身產品競爭力,同時攻克高精高效磨齒機主軸數字化裝配等25項關鍵核心技術。全年共申報專利41件、授權專利48件。

在機床主機各細分領域,秦川機床的磨齒機進入二汽等一批龍頭企業用戶;其研發的高精度諧波齒輪刀具打破日本技術壟斷,實現批量供貨;主機產品在海外銷售實現突破,出口同比增長77%。

核心零部件領域,秦川機床大規格絲杠、導軌、數控轉臺、擺角銑頭業務收入實現增長。2023年,其零部件產品營收達到13.92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37.01%,較上年同期增長7.28%。

圖片來源秦川機床公告

除了現有產能外,報告期內,秦川機床新一輪定增亦落地。

據此前公告披露,秦川機床募集資金總額約12.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資凈額為12.18億元。大股東法士特以現金方式認購,認購數量為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數量的35.19%。

而上述募集資金將用于打造完整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研發和生產體系,并進一步豐富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結構、拓展產品品類。

其中,秦川集團高檔工業母機創新基地(一期)項目已基本落成,部分設備進入安裝調試階段,預計2025年產能建設完成;高端智能齒輪裝備研制與產業化項目、汽車變速箱關鍵零部件及智能化產品擴能項目新建加工車間均已投入使用。

營收計劃增長15%

2023年,秦川機床迎來“掌門人”變動,曾臨危受命,帶領秦川“逆襲翻盤”的嚴鑒鉑因退休離任,接掌秦川的,是在法士特集團系統內任職近20年的馬旭耀。

從公開履歷來看,馬旭耀曾擔任陜西法士特齒輪有限責任公司規劃處處長、副總工程師、戰略投資總部部長,法士特副總經理、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等職。 

2023年6月,馬旭耀順利接棒法士特“一把手”;9月,被正式任命為秦川機床董事長,一人兼管兩家地方大型國企。

這意味著,此前“秦法協同”的突出效果得到認可,未來在業務、產品及資本市場上,法士特與秦川機床會有更多協同動作。

秦川機床在此前投資者活動中提到,“秦川-法士特”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至今已整整4年時間,雙方持續緊密合作,持續加快了秦川機床產業鏈上下游的無縫對接,使法士特及其配套體系成為秦川機床新技術、新產品驗證的高端基地;同時極大地提升了秦川機床運營管理效率。

而在整體發展戰略上,秦川的經營管理和長期戰略不會有太大變化,延續以主機業務為引領,以高端制造與核心部件為支撐,以智能制造為新的突破口的發展戰略定位。

如秦川機床正在開發適用于新能源車、轎車、精密減速器等領域齒輪的高效高精度系列產品;大力發展機器人減速器零部件系列產品、針對兩航領域零部件產品朝著高性能和輕量化、整體化產品等;同時加大主機及功能部件出口規模,開拓外貿市場。

經營目標上,秦川機床計劃2024年營業收入增長不低于上年的15%,也就是最少達到43.25億元。

不過,短期來看,機床整體需求減弱,對公司業績產生了一定沖擊,新一輪募資尚未全部投產,大規模設備更新也無法在短期內迅速完成。同時,行業高端進程和國產化替代,及關鍵“卡脖子”技術突破上,對秦川自身技術創新突破提出考驗。

2024年,秦川機床面臨的“圍城”困局仍然存在。

在制造業升級的大背景下,作為行業龍頭和陜西省級產業鏈“鏈主”企業,秦川無疑承擔了更大的時代使命和重任。如何突破“圍城”,亦值得長期關注和期待。圖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機床 秦川機床 通用設備 陜西省 工業母機 股權轉讓 新型工業化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阿v网站在线观看,九九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热香蕉在线精品视频播放,欧美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小说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本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制服丝袜第一页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综合视频 | 亚洲国产熟女激情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