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07 23:06:56
如何差異化競爭
每經記者 楊歡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圖片來源:攝圖網507630115
據常州發布消息,常州市近日出臺《常州市推進總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要求錨定“國際化智造名城、長三角中軸樞紐”發展定位,圍繞“532”發展戰略,按照“整合資源、集聚人才、扎根常州”思路,堅持市場主導和政府引導相結合的原則,進一步加大力度培育、扶持、引進總部企業,更好發揮總部經濟在促進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融入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積極作用。
目標是到2025年,全市總部企業數量穩步增加,集聚輻射能力明顯增強,總部企業數量達100家以上,百億級總部企業達20家以上。到2030年,總部經濟發展能級顯著提升,成為長三角地區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總部集聚地。
解讀:總部經濟被認為是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能夠帶動創新、人才、產業等資源的集聚,有利于推動地區經濟的轉型升級。
如果說10多年前,總部經濟還只是一線城市的“主場”。那么現在,隨著一線城市土地、人力等成本的日益抬升,省會和地級市經濟開始崛起,再加上研發與制造總部、全球總部與區域總部、綜合性總部與功能性總部逐漸分離,為總部經濟的下沉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2023年,常州GDP邁過萬億元臺階,成為全國人口最少、地域面積較小、人均水平較高的萬億之城。萬億再出發,常州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就在今年初,常州市市長盛蕾主持召開的市政府常務會議上指出,培育壯大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總部企業,要強根脈,鼓勵更多企業以常州為根基,通過資本運作加快對外擴張,更好發揮聚集和輻射效應。
吸引各類企業總部入駐,已成為長三角各地“內卷”的新方向之一。據不完全統計,近年間南京、杭州、合肥等地陸續出臺政策,紛紛以真金白銀的支持舉措和配套保障機制等加大總部經濟招引力度。和這些先發城市相比,常州要突圍,顯然要走差異化競爭的路線。
按照江蘇此前的規劃,南京著重引進培育大型企業的綜合型、區域型總部和研發、科技創新中心,蘇州著重引進培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總部企業。而常州則與無錫、鎮江一起,被要求著重引進培育高端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總部企業。
上述會議提出,常州要聚焦優勢產業升級加碼,也要圍繞未來產業前瞻布局,更多體現對優秀人才的優待和禮遇。按照此次《政策措施》的行業認定標準,未來產業領域和優勢產業領域的制造業總部企業,對常州全年地方經濟貢獻分別應在3000萬元和5000萬元以上。
對于認定總部企業的支持政策,則涉及企業本身做優做強、引育人才、配套服務等。比如在用地方面,總部企業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情況下建設的總部大樓項目,優先安排用地計劃,實現建設用地應保盡保。還提出,探索總部企業用地“帶設計方案”出讓。
額度5000億,央行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
中國人民銀行7日宣布,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5000億元,利率1.75%,旨在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重點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國人民銀行表示,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的設立將有利于引導金融機構在自主決策、自擔風險的前提下,向處于初創期、成長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以及重點領域的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項目提供信貸支持。
浙江省“專精特新”母基金落地溫州
近日,浙江省“專精特新”(溫州)母基金正式落地,完成簽約,標志著溫州市與浙江省政府在產業基金領域的深度合作邁出了實質性步伐。據介紹,“專精特新”母基金將助推溫州產業提速轉型,依托該基金在招商引資和產業培育的引導優勢,錨定溫州市“5+5+N”重點產業領域和重點項目,引導基金精準滴灌,不斷擴大溫州市在“專精特新”領域的優勢,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提速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長昌(九)高鐵爭取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日前,針對網友關于“長昌九高鐵的開工時間”的留言,江西省發改委答復:“長昌(九)高鐵是贛湘兩省積極爭取國家支持納入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重點鐵路項目,目前尚未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根據國家規定,鐵路項目建設必須先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再納入‘五年規劃’,方能啟動項目前期研究工作,經國家批準后開工建設。下一步,江西省發改委將會同湖南省加強與國家相關部門的匯報銜接,爭取支持該項目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及下一個‘五年規劃’”。
廣東一機場獲批更名為國際機場
民政部官網公布多個機場更名消息。其中,經中國民用航空局批準,廣東湛江吳川機場更名為湛江吳川國際機場。據悉,湛江吳川國際機場是粵西唯一的4E標準國際機場,距湛江市直線距離32公里,距茂名市直線距離38公里,此次機場更名獲批,對進一步提高湛江吳川機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更好地服務粵西經濟社會發展和對外開放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外還有山東臨沂啟陽機場更名為臨沂啟陽國際機場;山西大同云岡機場更名為大同云岡國際機場。
2024年清明節假期國內旅游出游1.19億人次
4月6日,為期3天的清明小長假正式收官。據文旅部披露的數據,2024年清明節假期3天,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19億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1.5%;國內游客出游花費539.5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2.7%。
數據顯示,游客量漲幅超過50%的目的地城市分別為泰安、淄博、天水、開封、景德鎮。其中,近期因麻辣燙火出圈的甘肅天水持續“熱辣滾燙”,清明假日3天,天水市(2區5縣)共接待游客94.6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4億元,其中4月6日接待游客28.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6億元。3月以來,天水市已累計接待游客61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5億元。
6565家博物館,誰能上榜第一季度全國“百強”
4月7日,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指導,博物館頭條統計發布的“中博熱搜榜”發布2024年第一季度熱門百強博物館榜單。“中博熱搜榜”選取全國博物館年度報告信息系統、以往熱門百強博物館、中小博物館及博物館創新力觀察樣本庫四大來源,按照“四大維度、20項指數”進行數據采集,全國6565家備案博物館均已納入統計。
在全國熱門博物館百強中,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以及殷墟博物館位列前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