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29 10:15:14
文/王海慜
3月28日晚間,國泰君安公布了2023年年報。從這份全年“成績單”來看,面對復雜的外部環境,國泰君安堅持了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公司2023年資產規模穩步提升,總資產9254億元、較上年末增加7.52%,歸母凈資產167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87%;經營業績穩健發展,實現營業收入361億元,歸母凈利潤94億元,每股收益0.98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6.02%。
從年報披露的具體情況來看,在傳統業務繼續保持行業領先的同時,公司多個未來有望成為新增長點的潛力業務開始發力。
從國泰君安2023年年報來看,在主營業務總體保持相對平穩的同時,多項經營指標取得逆勢增長,而這些經營指標對應的業務有望成為公司未來實現增長的動力源。
2023年,公司財富管理業務加快向買方投顧轉型,金融產品銷售和投顧競爭力持續提升。其中,針對高凈值客戶的“君享投”投顧業務客戶資產保有規模127.3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2.5%;公司主要服務于實體經濟風險管理需求的期貨業務發展勢頭良好,2023年,公司期貨成交金額同比增長31.8%,市場份額7.44%,期末期貨客戶權益規模1004億元,排名行業第2位。
2023年,公司機構與交易業務優化綜合服務模式,交易定價和客戶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其中,公司QFII股基交易量3.33萬億元,同比增長51.5%,道合銷售通全年累計交易規模1702億元,同比增長514.6%。PB(主經紀商)交易系統期末客戶資產規模609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8.2%。在公募費改背景下,券結產品是行業機構業務發展的方向,2023年公司券結存續產品規模171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5.9%。
2023年,公司國際業務有效推進跨境一體化和海外布局,跨境協作顯現成效。這一年,跨境衍生品新增名義本金4470億元,同比增長87.6%,跨境衍生品名義本金余額163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88.4%。另外,去年公司國際化布局取得積極進展,先后完成澳門子公司設立及新加坡子公司增資,英國子公司獲批投資公司牌照。
2023年,公司FICC業務創新性突出,在多個細分領域取得了突破。其中,2023年,公司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交易量7.08萬億元,利率互換累計成交名義本金1.56萬億元、市場份額約5%,債券凈額清算交易量居行業第1位,“債券通”業務綜合排名行業第3位、獲評“債券通優秀做市商”,獲得滬深證券交易所首批債券做市商資格及“北向互換通”首批報價商資格,成為8支公募REITs主做市商。外匯業務穩健開展人民幣外匯和外幣對自營交易,持續豐富交易策略,交易活躍度顯著提升;穩步推進跨境投融資項下的匯率風險對沖業務,落地QDLP、QFII項下的對客人民幣外匯衍生品業務。此外,碳金融業務交易量超過1000萬噸,保持行業領先。落地碳回購的對客業務,嘗試多種綠色金融對客業務模式。
縱觀這份國泰君安2023年年報,“以投資者為本”、ESG等反映高質量發展理念的關鍵詞被提升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對券商而言,廣大投資者既是客戶、是股東,也是承載社會責任的最佳載體。在資本市場發展更加突出“以投資者為本”的大背景下,國泰君安立足初心使命,進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作為上市公司,國泰君安強化股東回報,2015年上市以來已累計分紅超過328億元,2023年年度分紅預案每股0.4元,分紅金額占當年歸母凈利潤38%;連續三年舉辦投資者開放日活動,并通過業績說明會、分析師溝通會、境內外路演等多種方式,主動加強與投資者溝通交流。作為服務機構,扎實推進客戶平臺建設,君弘APP用戶突破4000萬,道合平臺覆蓋近9200家企業機構、7.27萬用戶,“以客戶為中心”業務組織體系日臻完善,“投研+投行+投資”為市場帶來更多優質公司,“1+N”服務模式貼身服務中長期資金入市,以買方投顧轉型為核心形成“財富管理+”普惠金融新模式,“一個國泰君安”綜合服務平臺核心競爭力正在顯現。
事實上,回顧國內資本市場的歷史,國泰君安歷來有“以投資為本”的傳統。例如,2004-2007年行業綜合治理時期,國泰君安首創第三方存管模式,有效的保護了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安全,為整個證券行業長期的健康有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2015年面對股市異常波動,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率先采取逆周期調節,最大限度保護了客戶資產安全。
2023年,ESG也是國泰君安發展的另一大關鍵詞。公司ESG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有效發揮作用,將可持續發展理念全面融入公司戰略。公司連續16年獲得AA級行業最高監管評級,MSCI ESG評級躍升至BBB,獲得十二屆中華慈善獎榮譽,公司品牌和社會影響力穩步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從近期發布的不少證券行業年報來看,國泰君安是為數不多的將“不斷積累聲譽資本,塑造卓越品牌形象”等相關表述寫進年報的券商。
2023年,國泰君安積極服務國家和上海重大戰略,扎實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研究制定并貫徹落實“第二個三年”戰略規劃以及各板塊分規劃,加快“提能力、強長項”,各項經營管理工作有序推進,實現“第二個三年”平穩開局。
展望未來,國泰君安表示,公司將回歸金融本源,把功能性放在第一位,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持續優化零售、機構、企業三類客戶服務體系,全力提升專業核心能力和綜合服務水平,矢志打造一流投資銀行,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高效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為中國特色資本市場和金融強國建設進一步貢獻國泰君安力量。
年報披露的經營計劃顯示,2024年,公司將堅持穩中求進,聚焦“業務競爭力提高、全面數字化提速、管理精細化提效”等重點任務,全力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一流投資銀行,鞏固提升行業領先優勢和區域影響力。
具體到各項主營業務的發展計劃分別為:財富管理要持續深化客群經營,堅持交易服務和財富管理雙輪驅動,加快向買方投顧轉型,加強資產配置能力建設,推動產品銷售與投顧業務穩步發展,期貨業務聚焦服務產業和實體經濟,加強專業能力建設,提升企業機構客戶綜合服務水平,融資融券加強客戶開發與挖潛、優化業務策略,股票質押業務持續完善風險分類管理機制;機構與交易業務要優化服務模式,打造一流交易投資能力,持續提升產品創設能力和研究專業能力,提升機構客戶綜合服務水平;投資銀行業務堅定產業投行、綜合投行和數字投行方向,深化事業部改革,加強產業深耕,加大投行、投資、投研協同聯動,提升全生命周期綜合服務能力;投資管理業務要提升投研核心競爭力,加強集約化管理及激勵約束機制建設;國際業務重點發展跨境業務,推動跨境一體化,穩健推進全球布局。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